衆所周知,韓國的生育率全球倒數第一。在人口危機迫在眉睫的情況下,韓國居然接二連三發生年輕人大規模遇難的事故。前有世越号沉沒,後有梨泰院踩踏,死的都是十幾二十歲的年輕人,實在令人惋惜。很多人記憶猶新的是,去年10月29日晚,韓國首爾市區最繁華的地段“梨泰院”,158位年輕人無辜喪生。既沒有恐怖襲擊,也沒有發生戰争,和平年代的鬧市區死了這麼多人,令人難以置信。這一切究竟是怎麼發生的?
... 近期上映了一部紀錄片《梨泰院踩踏事故》詳細介紹了事故經過,由幸存者親自講述可怕的經曆,分析踩踏發生的原因,以及後續追責的過程。年關将近,少不了人群聚集的熱鬧場合,希望有更多人能看到這部紀錄片為自己和親朋好友敲響警鐘。
... 梨泰院踩踏事故 (2023)6.72023 / 美國 / 紀錄片 災難
... 2022年10月29日晚,韓國首爾龍山區梨泰院湧入近10萬盛裝打扮的年輕人。當晚正值萬聖節前的周六,是疫情幾年來第一個沒有任何限令的萬聖節。此前,梨泰院因為疫情經曆了一段封閉期,無論是商家還是民衆,都想在萬聖節盡情狂歡。
... 年輕人扮成僵屍、女巫、童話公主以及各路卡通人物穿梭在人群中,路邊酒吧的音響播放着震耳欲聾的電子樂,夾雜着喧鬧的人聲,講話都要用喊的才能聽清。留學生阿麗亞娜·伊巴拉、蒂亞、安妮、史蒂文、莎拉,當晚也在梨泰院的狂歡人群中。
... 這些留學生第一次感受異國的萬聖節文化,而梨泰院更是外國人最喜歡去的地方。在韓國有句俗話“不知首爾不足為怪,不知梨泰院才是怪”。梨泰院是首爾市最具異國風情的地方,也是遊客公認的打卡勝地。
... 因毗鄰各國使館區,梨泰院逐漸發展為國際化的商業區,外國餐廳、酒吧、俱樂部林立。每年萬聖節期間,都會吸引很多遊客來此狂歡慶祝。
... 亞洲文化注重尊卑有序,社會氣氛相對嚴肅。而梨泰院有着主流社會少見的開放和包容,象征文化多元和自由。所以很多年輕人都很喜歡來這裡聚會玩耍。
...
... 留學生阿麗亞娜怎麼都沒想到,那次萬聖節成了她一生揮之不去的陰影。她有幾位朋友在梨泰院踩踏事故中喪生,如今,隻要遇到人多的地方,她都會立刻離開。
... 事故發生于梨泰院中心地區的哈密爾頓酒店旁,一條長約50米、寬約4米的斜坡小巷内。從地鐵站走到梨泰院,會經過那條事故發生的小巷。而小巷盡頭又是人山人海的美食街,等于多方人流都湧入這條僅3.2米寬的巷道。
... 當晚,阿麗亞娜和朋友們在地鐵站裡就已經有不祥的預感,夾在擁擠的人群中,出站就用了二十多分鐘。即便如此,大家都抱着“來都來了”的心理,仍随人潮湧向梨泰院。
... 踩踏發生的這段小巷,連接了首爾地鐵6号線梨泰院站1号出口、主幹道梨泰院路、以及酒吧、餐廳聚集的“世界美食街”,兩端均有大量人群湧入。人群往不同方向推擠,有人跌倒,後方持續推擠,之後群衆就像骨牌效應般倒下。數千人被困在狹窄封閉的下坡路上。大量傷亡集中于巷内5.7米長、3.2米寬、約18.24平方米的斜坡空間,大約300人在這個隻有18平米的的斜坡空間裡擠成了6至7層。
...
... 人潮開始倒地大概發生在22點半左右,很多人被擠在小巷的斜坡上動彈不得,現場有很多人打電話報警,但是依然沒能避免之後慘劇的發生。
...
... 踩踏剛開始發生的時候,有外國小哥順着廣告牌爬上牆,不得不佩服他的機智救了自己一命。
... 雖然擁擠,但大多數人并不擔心會有生命危險,再說已經有人報警了,肯定很快就會恢複秩序。
... 然而,随着湧入的人流,越來越多的人被堵在巷道裡。阿麗亞娜和朋友被人群擠散了,她感到身後一波波的人潮在推她們,但此時的她動彈不得。
... 人群前方倒地的人瞬間被後面的人流壓住,繼續前進的人就像疊羅漢一樣摞在一起。很多人在擠壓中,開始感到呼吸困難。
... 事實上,踩踏一旦發生,身處其中的人是很難進行自救的。那意味着每個人的周圍至少有十幾個人在産生擠壓,單靠個人的體能是鬥不過十幾個人的,所以幾乎無法靠自己的力量逃離。
... 在這種情況下,最常見的死因就是窒息造成的創傷性心髒驟停。人的胸腔被擠壓到無法擴張,就會發生擠壓性窒息。甚至個别死亡案例受害者并非倒地,而是在站立的姿勢中被擠壓緻死。
... 現場有兩名美國軍官試圖救人,他們試圖拉出一些被壓的人,但有些則完全拉不動。
...
... 阿麗亞娜被擠在人群中,肋骨都失去知覺了。她看到很多人撥打求救電話,但救援人員遲遲沒有出現,或者來的人還不夠多。
... 由于現場人群擁擠,梨泰院附近交通癱瘓,警力和救援人員無法在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很多人看到警察、醫護人員,都以為是節日cos的一部分,根本沒意識到發生了什麼,更别提給他們讓路了。一段現場視頻顯示,路邊擺放了很多遇難者的遺體,醫護人員在搶救傷者,旁邊不明所以的年輕人仍在随着音樂跳舞。魔幻現實,不外如此。
... 醫護人員表示,他們從來沒有在單次突發事件中派出過3隊以上人員,當晚卻派出了14隊人,可見這次災難的規模有多大。
... 在踩踏事故中,時間非常寶貴,窒息者如果5分鐘内沒有進行心肺複蘇,那存活率就不到50%。
... 有急救人員試圖将被壓的人拉出來,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他們真正應該做的是疏散坡道上的人群。
... 當人群終于被疏散,被壓的傷者被救出,巷子裡已經到處都是屍體。大多數是十八九歲二十歲的孩子,都是一些還沒真正體驗過人生的年輕人。
... 阿麗亞娜和另外兩位室友是這場事故的幸存者,驚魂未定的她們回到宿舍,發現渾身都是疼痛的淤傷,衣服上還有别人的鮮血和嘔吐物。
...
... 與她們同去的安妮和史蒂文卻再也沒能回來,他們在這次踩踏事故中喪生了。
... 對于遇難者家屬來說,這個消息無疑是晴天霹靂。遠在美國的史蒂文的父母接到了大使館的電話,得知兒子以這種悲慘的方式死在異國他鄉。史蒂文的父親悲痛地說:“讓我經曆一百次那樣的折磨也好,不要讓我兒子去經受那種痛苦,我來受,換我去。”
...
... 2022年10月30日,事故發生的第二天,梨泰院三個字刷爆了網絡,新聞報道中的死亡人數在不斷攀升,直到停在了159。其中有一位男孩雖然在踩踏中活了下來,但他承受不了失去朋友的創傷自殺了。
... 人們開始質疑誰該為這場事故負責。韓國警方公開資料顯示,首爾梨泰院踩踏事故發生前4小時内,警方共接到11通報警電話,但隻針對其中4通出動警員到場疏散人群,其餘則以“現場已有警員出動”為由,未采取任何措施。
... 然而,其實警局在萬聖節之前就做過一份報告,預測梨泰院會有10萬人,但萬聖節當天,他們并未采取任何措施。
... 之後一位警員選擇了自殺,他因壓下那份警方報告而接受調查。同天,公共安全部門的一位官員也選擇了自殺,輿論對警方的批判到了空前的程度。2023年1月13日,韓國警方調查工作結束,确認梨泰院踩踏事故這是一場“人為”災難,并将23名地方官員移交檢方。
... 大城市中踩踏事故的發生,根本原因在于公共管理者的缺位。在事故發生前,梨泰院剛舉辦過一場大型活動“地球村節”,活動吸引了上百萬的人流量,但并未發生踩踏。因為是當地政府舉辦的活動,采取了管制措施。但梨泰院的這次萬聖節慶祝活動,沒有組織者。
... 據專家預計,到2030年,世界上60%的人口将生活在城市,這意味着城市會越來越大,人口越來越密集。隻要在人群稠密的地方,踩踏就可能發生,如何避免事故發生,是管理部門和群衆都需要思考的事。對管理部門來說,提前預測人流量,采取道路和人流管制,限制車輛進入,引導人群朝一個方向流動是有效的措施。對群衆來說,不湊熱鬧、避免去人多的地方,很可能會救自己一命。梨泰院踩踏事故不僅給韓國敲響了警鐘,也給全世界敲響了警鐘。願逝者安息,希望這樣的悲劇不再發生。
... *本文作者:RAMA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第一集就是高潮,這部黑馬新劇看得人頭皮發麻 近幾年,流媒體大戰愈演愈烈。網飛、Max、Disney+、Apple TV+等頭部平台,都在全球範圍内大肆布局,不斷推出口碑佳作。作為好萊塢老牌影業公司之一,米高梅也于2019年開始加入流媒體混戰。經曆2021年被亞馬遜收購,202 ...
全網吹爆的27分鐘,他貢獻了今年最牛X的演技 清晨的街道,空無一人。幾輛警車整齊列隊,蓄勢待發。伴随着一聲令下,持槍的警員魚貫而出。他們暴力破門,闖入民宅,想要抓捕一起謀殺案的兇手。隻見卧室的門被推開,警員用槍指着床上的兇手,想要逼他就範。而這個讓警方大動幹戈的罪犯,竟然是一個 ...
8.1暴跌至6.6,今年第一奇片竟然血崩了 俗話說得好: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每個人都渴望變得有錢,渴望積累更多的資産和财富,以此實現更大的野心和更多的自由。試想一下,如果有天有錢成為一種病,并且越有錢的人死的越快,會是怎樣一副場景?最近有部高概念新片,就把這個 ...
一集入坑!頂級團隊回歸,又帶來部年度王炸 如果一定要選出一部“人生日劇”,《重啟人生》一定排在很多人心中的榜首。在豆瓣上,有超過36萬人為它打出了9.4的高分。網友們紛紛評價這部劇“不費腦子,容易代入,貼近現實”。作為該劇編劇的笨蛋節奏(升野英知),憑借這部作品獲得了極高的 ...
豆瓣9.2,好看卻不火,這部國産佳作實在太可惜 近期又有一檔寶藏綜藝回歸,卻因為低調的宣發鮮有人知,實在可惜。比起那些吵吵鬧鬧的爆款綜藝,這檔節目簡直是一股清流。沒有流量明星,沒有炒作,隻是一幫人懷着熱愛走進大自然,這樣的節目應該被更多人看到。節目陣容也很讓人意想不到:胡歌與無窮 ...
相關文章(Related Articles)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