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黑天鵝》,我沒有感覺松弛,反而更緊張了。

那種緊張不是劇情帶來的懸念,而是一種被迫卷入的壓迫感。仿佛連呼吸都要符合某種“完美”的節奏。

我終于明白那種不舒服從何而來。

這部電影的邏輯是:你女性有沒有解放,我男性說了算。

我男性怎麼看你有沒有解放呢?

看你敢不敢像我一樣征服、競争、取勝;

看你敢不敢大膽誘惑我,敢不敢擊敗敵人,赢得你想要的。

這種邏輯沒有留餘地給自在、從容、自由選擇,甚至沒有“退出”的可能。

女性要麼被控制,要麼被鼓勵去“瘋狂”——而無論哪一種,都仍然在男性叙事的框架之内。

畢竟這是男性導演的作品。

在男性凝視下的女性“解放”,隻是另一種取悅的方式。

它看似讓女性獲得力量,卻依舊要求她用身體、欲望、痛苦去證明。

結尾貌似妮娜戰勝了自己,但她仍然匍匐于男性的承認之下。她的卑微和男性的傲慢,沒有改變。

我想,真正的解放,應該有更柔軟的形狀。

當女性有權力不表演、不自證——

當她可以選擇松弛、遲疑,甚至離開舞台——

那時,她才是真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