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首發微信公衆号:采幀FrameMemo

最近,由NETFLIX出品的韓劇《鱿魚遊戲 第三季》播出,其幾乎沒有受到第二季口碑下跌的影響,仍然在全球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在結尾,“大魔王”凱特·布蘭切特的出場也預示着美國版《鱿魚遊戲》項目的推進。

...

自六年前《寄生蟲》從戛納電影節殺到橫掃奧斯卡開始,我們能夠很明顯地感受到,原本就在亞洲紅火的韓國影視劇開始占領全球市場。

之前都是韓國電視台屢屢制作出高品質韓劇,近年來也幾乎全變成了NETFLIX或迪士尼投拍。韓流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
《鱿魚遊戲》三季海報

與此同時,韓國娛樂産業的另外半壁江山——K-Pop,同樣也以雄赳赳氣昂昂的姿态挺進美國市場。

從2008年Wonder Girls憑借《Nobody》成為第一個進入美國Billbroad榜單的韓國歌手,到防彈少年團在美國的成功,K-Pop經曆了很長時間的努力,成就了今天的繁榮:

BLACKPINK、TWICE等大勢組合紛紛闖美,和Lady Gaga、Selena Gomez、Megan Thee Stallion等人氣歌手合作,參演《偶像漩渦》《白蓮花度假村》等大項目美劇,去科切拉之類的音樂節表演貌似都成了“标配”……

...
TWICE《Strategy(feat. Megan Thee Stallion)》MV

現如今的五代女團Newjeans、aespa、LE SSERAFIM等不進一個美國的什麼榜單都不好意思說秒了别家,粉絲控評時必帶國際上的成績(不限于音樂,還有奢侈品牌代言等)。

讓人不得不佩服韓國在流行文化海外傳播這一塊兒的用功和成就。

“韓流”一詞最初被中國提出,後來被韓國政府作為術語用于建設國家品牌形象*,現在已經聞名世界。

...
美國動畫電影《魔法精靈2》中的K-Pop元素

NETFLIX顯然看中了韓流背後的巨大商業潛力,在今年推出了一部把K-Pop作為基本世界觀的動畫電影——《K-POP:獵魔女團》。

該片飽受廣大K-Pop粉絲期待,主角靈感來源之一是ITZY,電影原聲帶演唱有TWICE,作為兩個女團鐵粉的我自然不會錯過。

但是看完後,相信大部分觀衆感受和我一樣——哼,小韓,又在“偷”中國文化了。

...
...

01 故事普通但歌不錯

電影的主角是三人女團Huntrix,她們是偶像,也是保護世界的“獵魔人”。

自古以來就有惡魔在人類世界竊取人的靈魂,将力量獻給惡魔之王鬼馬,而英雄三人組站了出來,她們用歌聲點燃人的靈魂,用這股力量築起了“魂門”,将惡魔阻擋在另一個世界。

...

從此,每一代三人組的使命就是唱歌、受到更多人喜愛、鞏固魂門,而這一代的Huntrix即将完成把魂門變成金色的任務,徹底切斷惡魔與人類世界的聯系。

整體來說這個故事無功無過,Huntrix一邊防止惡魔男團Saja Boys搶走人氣摧殘魂門,主唱魯米一邊漸漸正視自己有惡魔血統的事實,最終她們成功拯救世界并完成了自我接納的人生課題。

...

對于K-Pop粉絲來說,這會是一部有趣的電影。K-Pop力量是重要的一環,人物間有玩鬧也有打鬥,其中的音樂也制作精良——

電影一經上線,原聲專輯中的多首歌曲就空降了Spotify全球榜和美國榜,由TWICE演唱的《TAKE DOWN》在榜單中持續攀升也給粉絲們來了一針強心劑。

韓國的榜單也緊随其後,不僅有電影插曲逐漸闖進Melon前百,作為電影主角原型的ITZY新曲《Girls Will Be Girls》也在Spotify韓國榜上新高,MIDZY們都看哭了。

有網友評價:這部電影劇情是不咋地,但今年最好的K-Pop都在這裡面了。

出于這一點,我認為電影還是成功的——如果它沒有偷文化的話。

...

02 音樂不錯但“偷”文化

該片中有幾處意味不明的文化“偷用”部分被不少觀衆诟病,在此說兩點最明顯的。

第一處是主唱魯米嗓音受損後去的“韓醫館”。

“韓醫”一詞對于常看韓劇的觀衆來說并不陌生,對其進行考究會發現它是以中醫和印度傳統醫學為基礎發展而來,要說它和中醫有區别可以理解。

...

但是,盡管一些韓醫專家知曉其來源于中醫,也注重與中國的學習交流,現在卻在文化宣傳方面極為嚣張,不僅在韓劇中作為本國傳統典籍展現《本草綱目》等中國醫書,拿去申遺的韓醫醫書中百分之九十的内容也全是中醫。

不過這位“韓醫”在電影中是個騙子,應該不會對“韓醫館”帶來什麼正向宣傳作用。

...

第二處是魯米和秦宇聊天時遇到的阿姨,給了他們一個藍紫色的繩結,這正是今年年初引發“韓國結”與“中國結”之争議的主角。

盡管韓國官方在1968年将其列為“重要無形文化遺産”時有寫明該繩結是三國時期傳入韓國的,但在這次的傳統文化宣傳保護活動中,發起人可沒有這麼實誠,而是試圖将其直接作為韓國獨有特色,這明顯存在文化傳承和“偷用”的界限問題。

...

世界人民苦韓流“偷”文化久矣。

為什麼我要在“偷”字上打個引号?因為韓流音樂本就是在曆史原因下博采衆長、文化雜糅的産物。

K-Pop深受美國流行音樂和受美國流行音樂影響的日本流行音樂的影響,在德國學者所著《韓國流行音樂》一書中就提到2000左右的韓流音樂大量抄襲美國和日本的流行文化。

但反觀現在,韓國流行音樂早已不是從前的“山寨文化産業”,反而緻敬、發展、創新各種流行文化,在日本、東南亞,乃至歐美國家都有熱烈的反響。

如果堂堂正正地打造文化産品,而不是東抄一筆、西偷一劃,有誰不會歡迎質量好的作品呢?

...

Wonder Girls《Nobody》MV,JYP高層稱其音樂為美國流行與韓國風格的結合

中日韓本就在同一個文化圈,日本和韓國自古受中華文化影響,所以在很多方面遵循中華文化傳統或中華文化傳統的變體,并将其作為本國的傳統文化是很正常也很正當的。

但是,他們應該清楚并承認這些傳統的源頭是中國,而其中有大量的中國元素根本不是什麼日韓特色,這是不争的曆史事實。

...
SISTAR《I Like That》MV,當年面對“東洋風”讨論時直接表明采用中國風

惱火的是,也許是因為整個國家的政治政策和教育環境,絕大部分韓國網友呈現的面貌都是對本國文化的盲目自信和無知。

女子組合LE SSERAFIM的日本籍成員宮脇咲良就曾因在直播中說:“麻辣燙是中國美食吧?”被韓國網民罵了。

甚至韓國的“時尚教母”張明淑在節目中介紹韓國服飾來自中國的時候都在韓網引起一大波聲讨……

...

一個事物的使用者不等于一個事物的發明者,日韓受儒家文化浸染悠久,但這兩個國家絕不等于是什麼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的發源地。

若想要宣傳某一傳統文化,那就不要回避“文化母國”中國,若想要去中國化,那就不要偷偷摸摸将曆史隐藏,再包裝成四不像,直接做新的流行文化就好。

...

其實利用好文化共性是K-Pop的優勢,如曾經的亞洲天團“東方神起”就與其他組合将英文名作為主要活動面貌不同,選擇漢字作為最官方的名稱,“他們的名字擺脫了英語作為現代性符号的霸權,而是喚起并重申這些國家之間文化接近的想象。”*

但文化的傳承、發展、創新和文化“偷用”應有明确的界限,大大方方的借鑒和化用各民族文化刺激流行文化的潮流很正常,偷雞摸狗實在不可取。

...
東方神起《Hug》MV

如今這個由許多不同國家的人參與制作、演唱的K-Pop已經愈加豐富多彩,呈現出不可抵擋的全球化趨勢。

我由衷地希望K-Pop偶像們能用音樂和舞台的力量帶給消費者們積極影響,正如電影中表現的一般美好,而不再有頻繁引起争議的“文化小偷”。

引用文獻:

*[德]邁克爾·富爾.韓國流行音樂[M].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24.

參考資料:

1.《“韓國申遺中國結”是烏龍,但這事還是很氣人》

https://export.shobserver.com/baijiahao/html/335302.html

2.《舞“文化挪用”前,先搞懂什麼是“文化挪用”》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89172525/?_i=1451558uGwIbf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