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豐富度的文本
聽過x的一個說法是文科是“髒”,因為難系統,像藏起一個子去赢的希斯,“詭計”,數學則是反面。這片的底部邏輯則用開燈關燈連接起夢和運算,并讓夢最後幾乎吞噬了運算。強調潛意識即強調美:穿綠軍裝的女人在麥地拉手成圈、機械齒輪摩天輪都是圓的,燈塔、奔跑的迷宮等都是柱,一看即懂的夢的解析。
創作是自我暴露,巨大的腐爛海象在後來的那張唱片中得到應驗,紅色的海水和那出現的兩次的鮮紅色的門,《紅燈記》樣本戲和轉頭流行樂隊放到一起,這些是創作者自己流露的壓抑。還比較有趣的畫面就是那張黑白軍裝結婚照,男方的臉被台燈遮蔽,一亮一暗。
回到原處,這片沒有在追潛意識上失度,一大半因為來到了老中特産集體畫面:武鬥、會議室(那個俯角、白色茶水杯、紅色地毯、整齊的人中山裝三七分排列,伴随60年代風格的燈被主角一開一關确認到底是否是夢的鏡頭);失去藍色筆記本“傳軍令,找象人”的集體調度,潛意識脫離了個人,變成龐大的迷人。
另一些抑制方法就是常見的女人作為工具人呵呵,一開頭在老宅敲門負責生主角并馬上領盒飯的漂亮母親,兩次與主線叙事毫無關系而稱主角為“笨蛋”的青梅竹馬(很尬)(全片台詞總結:“笨蛋”/“要跟女生有身體接觸”/“我愛你”“救救我”);把主角從圍牆上捉下來并産生了接觸的同事,後照顧主角半輩子(第一次房間約會的台詞尬);通往夢境路途上背光的很明顯借鑒于洛麗塔造型的白裙裸足草坪搖晃西方少女......還有一些忘了,無可厚非勉強可以接受......又讓我去想到其實連貫的大曆史很難有女人的位置,比如閉目偶然聽到張躍然的講座錄播“運動的邊緣群體”,提到曾參與一大二大但因後面跟李達分手而在各史冊裡很少被提及的女性王會悟。就豆瓣有評這部片是“中國人自己的奧本海默”一樣,很多時候共情都是自作多情,比如普通人通過這個影片去想象自己是奧本海默/金珍,女人通過這個影片去帶入身負國家重任的男人,而不是帶入那個十年半夜叫醒天才讓他能夠記夢,離開時候終于說,我也經常做一個重複的夢關于我和你的好日子巴拉巴,然後“負責跟導演講述”的金珍前妻老奶奶;長得醜的通過這個影片帶入吳彥祖。
補充,朋友認為其和《奧本海默》最顯著的區别就是"國"這個概念在這一部裡是預設好的,沒有反思,而且希斯作為一個波蘭人(猶太?)并且把集體看做是自己周邊的一切(語言、倆人……)的人怎麼這就戰後無縫為美利堅工作了?全片隻是在解"觀察者會被Ta的觀察行為所改變"這句話,新語言,舊語言。
最後,我過半都沒認出那是劉浩然,還跟朋友說,他們是哪裡找到這樣一看數學就很好的人的啊。是因為那個猴王發型的緣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