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可以參考劇播一半時解放日報的劇評所說“《夢華錄》開播至今,争議最大的莫過于花魁張好好的一句台詞:“以色事人才叫賤。”有觀衆覺得,這樣說,是看不到古代女性所承受的苦難。其實,結合上下文,張好好後半句說的是“我們靠自個兒本事吃飯,活得堂堂正正,正大光明”,目的是規勸以出身樂籍自卑的宋引章擡頭做人,找到人生價值,邏輯并無不妥。張好好這句話與其說是給宋引章聽的,不如說是給屏幕前觀衆聽的。隻不過是否要“以色事人”,現代人是有選擇的,而古代人大都是沒選擇的,這種現代價值觀和古代語境的違和,造成了觀衆在解讀上的争議。”

二則,張好好是一個表面自傲、自視甚高,内心自卑的人物,說出那句話符合她的人設。她因為内心知道樂籍女子地位低下不受尊重,所以極度看重自己的才藝,以為可以通過将才藝練習到最佳來立身來始終受到肯定與賞識,以為靠自己才藝就可以比“以色事人”者更受尊重。
但是編劇後來特意設置劇情戳破了這種想象。對于官員大夫,再出色的樂伎也不過工具而已,并不存在因為才藝佳就因此真的尊重你這回事。她最終心灰意冷舍棄才藝立身執念去做了如夫人…她的故事是帶點悲劇色彩的。觀衆從這個人物的人生線看到了什麼,感受是感慨歎息還是鼓舞喜悅,才是編劇想通過這個人物傳達的東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