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原著,是在大約高中時期,具體啥時候忘記了。當時的心境,大概是枯木般的青春裡,唯有學習這件正經事,用簡單卻不失趣味言情小說調劑心情,聊以慰藉。看到年少時光這本書,有種眼前一亮的感覺。說實話,小說的文筆算不上多麼華麗優美,卻真摯滿滿,甚至有幾分笨拙,正是這分笨拙的澄澈,吸引了當時的我。那時的我不知道作者的牛逼人生,不知道她的輝煌過往。那真摯獨特的文風,讓我早已不把它視做小說,更多的當成作者的一種半自傳,并且由于當時的心境,雖則生活年代相差一二十年,但年齡相仿,同樣敏感的内心,同樣需要破局的青春,我把自己更加沉浸其中。在某種程度上,我就是羅琦琦。我和書中的羅琦琦,一起倔強,一起孤獨,一起憤怒,一起歡喜,一起努力,一起想要突破自己的人生。不同的是,身為書中主角的羅琦琦成功了,但是身為我人生主角的自己,并沒有獲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亦或者說,我沒有成功,也未失敗,我通過高考這座獨木橋,考了上大學,并不是很厲害的那種,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然後接着本本分分地讀完剩下的四年。說這麼多自己的經曆,略有些跑題,但是我想證明的是,這本書對我的意義之獨特且重大。我接下來所說之言,僅為一家之言,或者可能因為我的偏愛和濾鏡有失公允,但絕對是出于一個讀者最純粹且真摯的感受。

原著的成功和細膩自不必說,在這裡主要想談一下電視劇。先說之下在看劇之前對于各位主演的了解,看過趙今麥的開端,算個路人粉,也看過白宇帆的我在他鄉挺好的,算是有好感,綜上,僅此而已。其他演員,基本上不認識。因為原著中各種情節比較敏感,所以我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認為這本書根本不可能被影視化,以至于當我第一次看到影視化的消息時,我是既抗拒又期待的。看到琦琦是趙今麥飾演,我心中松了口氣,看到小波是白宇帆飾演,我的心又踏實了些,因為我了解他們的演技和對于戲的态度,踏實,認真。再看到是小糖人出品時,我完全放心了。(因為振華三部曲,我認可小糖人的實力,他們誠意十足,且态度真誠。)

接下來便是漫長的等待,電視劇播出後,我連看八集,覺得穩了,之後的播出也一直在證實我的想法。雖然很多情節都被删減和改動,但是我想劇組是秉持了最大的努力保持原著想要表達的精神内核,并且私以為它也做到了,于是我可以得出結論:雖然缺點明顯,但瑕不掩瑜,年少時光電視劇版依舊是一部誠意滿滿的小說影視化的優秀作品。

缺點自然很明顯,大量情節由于敏感度被删除,而這些情節和人物台詞對于作品的完整性而言十分重要;一些羅琦琦人生重大節點的情節被随意拼湊,甚至必須全部紮堆在高中時期,顯得有些混亂:例如,琦琦原著中從初中到高中經曆的叛逆和認清人生方向開始努力直到逆襲成為第一名,這個過程在原著中持續五六年之久,然而劇中高一高二飛速跨越,顯然過于不真實。第三個缺點,導演個人風格太過獨特,長篇的主角自我剖析,文藝風從頭到尾,意識流的鏡頭語言、情節節奏,我不知道這些是否能做當作優點,但是至少,會勸退一部分觀衆。

但是我為什麼還會對這部電視劇給予很高的評價。第一,無疑是劇組的最大誠意打動了我,包括各種服化道還有場景設置,年代的還原,各種細節,令我歎為觀止,不得不服。劇本的紮實,演員的細膩演技,帶我回到書中,那種回到過去的感覺,太難得了。在時光的濾鏡加持下,我挑不了一點兒刺,隻得沉浸其中。第二,電視劇所要表達的精神内核,通過趙今麥的演繹,我完全get到了——想要的,勇敢争取,過往的,灑脫放下。人要學會的,是不回頭。

正如上面這句話,追劇的時候那些不完美的小缺點我自己忘記了,現在的我隻記得當時追劇的感動和沉浸其中。少年時光電視劇版算不上是一部什麼經典力作,它隻是一部承載了很多人最大的誠意與努力的青春劇,僅此而已。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