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薩根(Carl Sagan)在其著作《伊甸園的飛龍》(*The Dragons of Eden*)中首次提出了“宇宙日曆”(Cosmic Calendar)的概念,将138億年的宇宙曆史壓縮到一年的時間尺度中,以便更直觀地理解宇宙演化的漫長曆程。以下是薩根原文中關于宇宙日曆的核心描述(基于搜索結果中的引用内容整理):

1. 時間壓縮比例:
- 将138億年的宇宙曆史壓縮為1年,1秒 ≈ 438年,1小時 ≈ 158萬年,1天 ≈ 3780萬年。
- 人類80年的壽命僅相當于宇宙年的**0.18秒。

2. 關鍵事件的時間節點:
- **1月1日**:宇宙大爆炸(Big Bang),時間與空間的起點。
- **5月1日**:銀河系形成。
- **9月9日**:太陽系誕生。
- **9月14日**:地球形成。
- **9月25日**: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原始單細胞生物)出現。
- **12月14日**:多細胞生物出現。
- **12月24日**:恐龍誕生。
- **12月28日**:開花植物出現,恐龍滅絕。
- **12月30日**:靈長類動物出現。

3. **人類曆史的“最後一分鐘”**(12月31日):
- **晚上10:30**:第一批人類(智人)出現。
- **晚上11:46**:北京猿人學會用火。
- **晚上11:59:20**:農業革命。
- **晚上11:59:35**:第一個城市建立(新石器時代)。
- **晚上11:59:50**:古埃及、蘇美爾文明興起。
- **晚上11:59:56**:羅馬帝國、基督誕生。
- **晚上11:59:58**:蒙古西征、十字軍東征。
- **晚上11:59:59**:文藝複興、科學革命、工業革命。
- **午夜12:00**:現代(愛因斯坦、互聯網、登月)。

4. **未來的宇宙日曆**:
- **下一年5月2日**:太陽膨脹為紅巨星。
- **下一年5月7日**:太陽坍縮為白矮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