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形系列一直以來,在通俗審美的角度來看,屬于怪獸影片,但這個系列之所以長盛不衰,也因為它不僅僅隻是怪獸片。異形誕生在上個世紀的1979年,正是科幻電影崛起的年代,那個時間的人們,就已經非常敏銳的發現科技發展的速度呈現極為迅猛的态勢。從最早的現代人到今天,保守估計10萬年左右,可以确認的是最少在5萬多前的人類和今天的人類相比,已經沒有太大的區别了。而科技的進步速度則是明顯的加速度,近百年來越來越快,人工智能在上個世紀計算機被發明後,就已經确定其誕生的必然性。所以上個世紀80年代,密集的誕生了很多相關題材的電影,比如銀翼殺手(1982年),終結者(1984年),機械警察(1987年)等等,對于科技進步的焦慮表現的淋漓盡緻。
相較于科技叠代速度的快速,人類自身進化速度用龜速形容都是在侮辱烏龜,因此不少人在展望未來時,都在考慮如何與未來的科技智慧相處,是服從?是同化?還是被毀滅和被淘汰。這些思考中,絕大多數都是二元對立的,即人類的進化速度之緩慢與科技發展之迅猛之間的矛盾對立,而老雷的異形是突破了這個囹圄的作品,他引入了第三種因素,外星生命,而不同于怪形或者ET,異形的造型從一開始就一直在暗示生殖,即生命的繁衍。相較于人類,異形通過寄生有機體獲得宿主的DNA,隻需要叠代一次,整個過程短暫到隻需要一天,就可以誕生出适應新環境的後代,一下子就能跨越以萬年為單位的進化過程,這是生命在面對科技碾壓般的叠代速度面前尋找的一條出路。
因此,異形在影片中被稱為完美的生物,因為它彌補了人類進化的短闆,在人類思考如何與科技相處時,《 異形:地球 》分别給出了三個答案,
1)半機械人:可以理解為賽博朋克對人體進行無機改造,包括最早的機械警察或者铳夢都是這條路子;
2)生化人:純粹的AI和機械身軀,代表人是大衛,從老雷的前傳來看,大衛獲得自主意志後的表現,令人不寒而栗,完全超出了正義與邪惡的範疇,從電影來看,大衛對人類并沒有惡意,它的行為目的一直也是想彌補人類進化的短闆,你們可以把這種令人毛骨悚然的行為理解為一種變态的愛
3)混合人:目前來看是将人類的思維數字化,并導入新的機械軀體内實現永生,近期的美劇《副本》,也是這條路子。
這三種都是人類(有機體)和機械(無機體)之間的融彙相處的方案。類似題材影視作品很多就不再贅述,而《 異形:地球 》給出了第四條路,也就是異形這個系列一直以來的主張,對生命本身進行改造,而參照藍本,就是異形這個大衛基于外星科技研成果發展出來的生命樣本。
所以不管是韋蘭德還是神童或者其他什麼勢力,會對異形這種危險的生物趨之若鹜就好理解了,對其進行科學研究的方向也很明确,搞懂異形獲取宿主DNA的科學原理,并将其改造使用到人類自身。假設《阿凡達》中,人類已經有了異形的科研成功,直接攝取潘多拉星人的DNA并一天之類改造人體,就可以直接适應這個星球的環境,相較于制造阿凡達并神識遙控的模式,哪個成本更低?或者改造外星大氣環境也是不再需要的了,隻要目标星球本身有适應當地環境的原生有機體,人類就可以快速适應并無縫移民,而人類叠代的速度将不再受限于環境,而隻需要看這遼闊的宇宙中,到底有多少種有機體了,如果真有異形,這絕對是跨時代的物種,這都不叫完美,什麼才是完美?尖牙利爪?别開玩笑了,能手撕人類的生物很多,都不妨礙人類成為地球霸主,因為我們都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