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斯佳麗一路走來,每每遇到無法解決的困難時,總會用“明天就是另外一天”來開導自己,最終困局都能迎刃而解。也許,斯佳麗的最後一句話也是作者在暗示這個開放性的結局會有一個更完美的走向。

在梳理完整部小說的情節後,我們深切地感覺要将這樣一部篇幅巨大、情節曲折的小說改編為電影并準确地保留其精華,實在是一項艱難的任務。然而,20世紀30年代的好萊塢至少在商業意義上做得相當成功。《亂世佳人》的成功改編是時代的産物。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既是暢銷小說的黃金時代,也是好萊塢電影業高速發展的時期,《亂世佳人》搬上銀幕後所取得的成功是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的結果。

從情節上來看,電影在處理斯佳麗的父親傑拉爾德的死因時做了較大改動。小說中,父親傑拉爾德的死與斯佳麗的妹妹蘇埃倫有直接關系,蘇埃倫一直對斯佳麗搶走未婚夫弗蘭克而耿耿于懷,為了得到一大筆錢,蘇埃倫企圖說服父親去宣誓效忠聯邦政府。傑拉爾德在最後時刻清醒過來,騎馬狂奔時墜馬而死。而電影修改弱化了這段情節的沖突:昔日品行不端的白人監工威爾克森帶着他的姘頭埃米來到塔拉莊園,打算買下莊園,以言語挑釁,傑拉爾德一怒之下騎上馬去追威爾克森的馬車,打算教訓他們,不料在跳躍栅欄時墜馬而亡。此外,小說中,斯佳麗在前兩段婚姻中已經生下了一子一女,電影中為了突出美藍這個人物,改為斯佳麗隻與巴特勒生下了這一個女兒。

在塑造人物方面,電影中隐去了幾個小說中比較重要的人物,例如在重建時期對塔拉莊園慷慨解囊的方丹老太太以及戰後被斯佳麗和玫蘭妮收留的士兵威爾·本蒂恩。方丹老太太是小說中出了名的“毒舌”,老太太言辭犀利,思路清爽,對戰争和人生都有自己的一套哲思,對處于危難中的鄰居毫不吝啬,一聽說塔拉莊園糧食短缺,二話不說就命令斯佳麗派波克駕馬車來拖走自己莊園中一半的食物,這才讓塔拉莊園度過了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