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說一說個人感受和關注到的細節

在此之前,提到TTB,我更可能會想到的是Scott Schwartz在2001年排演的三人舞台劇。但林實際上是将TTB回溯到拉森本人于1990創作的rock monologue。一方面,利用rock monologue的自傳性質,通過複刻拉森本人所做過的演出,我們可以看到Jon作為叙事者講述自己的故事。值得注意的是,片頭加菲飾演的Jon由畫面右側入畫來到舞台中央開始表演,片尾拉森本人真實的影像中,他則是由舞台中央從左側謝幕後出畫。一虛一實,由右至中至左成一條線,也可以說是一種從時間和空間上的回響與連接,我個人認為是非常巧妙的構思。另一方面,利用電影拍攝的靈活性,不僅将叙事空間停留在劇場,我們也可以跟随鏡頭來到Jon的真實生活。兩種叙事模式是相當了不起的相輔相成。

除了Jon本人充當叙述者外,我們在影片片頭、片尾還聽到了Susan的旁白。由Susan來講述這出TTB劇目之外關于拉森的故事,不光使得拉森故事更為完整;更在老式錄影帶式鏡頭的輔助下,呈現出一種帶有“追憶”性質的觀影體驗。而能達到這樣的效果,也是因為林力求場景的真實還原。從電影幕後可以了解到,劇組在拍攝地的選取、場景的布置上(如拉森的公寓、遊泳池、戲劇工坊)用心到令人感動的地步。不光如此,公寓外的電話亭、電話答錄機裡的“speak”又讓人不禁聯想起RENT,關鍵詞依然是,“真實”。

關于電影的主旨部分,其實不用多講,任何簡介都會提到,比如藝術家的堅持與放棄,對創作與年齡的焦慮,藝術性與商業性的平衡等等。對于我來講,在看過電影後,除了這些以往就了解的部分,更使我印象深刻的是“藝術家的社會或者說時代責任”這個議題。在一份1990年由拉森本人填寫的問卷中,他認為最嚴峻三項社會問題依次是:毒品、艾滋病和無家可歸。這三個問題在這部電影中都有所體現。而影片中Jon中也提出了疑問:我們做的不夠,我們還能做什麼?正像林在2001年初次接觸TTB時也問自己:作為一個學音樂劇的畢業生,自己能做些什麼。而這所有所有的問題,林都在TTB中找到了答案。

另外,我認為這部電影有一條很重要的線索是,Jon不停地從生活中汲取靈感,甚至用“糖”作為主題寫歌;他不停在小本上記下他在生活中感知到的東西。這些零碎的隻言片語,都成為了影片最後louder than words的歌詞。“write what you know and keep writing”,我認為這是林提供的解答。應當說這也是桑德海姆、拉森的解答。

其他我注意到的部分:

1.星光熠熠的客串,我願意稱之為“漫威宇宙”。集中于Sunday部分。但其他部分也有一閃而過Alex Lacamoire,Chris Jackson,Mandy Gonzalez以及Freestyle Love Supreme成員等等這些他生活中多年的朋友和合作夥伴。也難怪林在宣傳電影期間總說:“it’s personal”。不管是作為林的粉絲,還是戲劇的粉絲,應該都會感到挺驚喜。

2.No More這首歌的運鏡和轉場還挺有意思的,此外黑白和彩色的畫面也形成對比。

3.如果說拉森寫的Sunday是從聽覺上對桑德海姆的緻敬,那麼林将這首歌最後一個遠景鏡頭做成類似《大碗島》“以點作畫”的效果則是他作為導演從視覺上的一種緻敬。

4.音樂部分:林在宣傳期間不停說自己如何從Tommy Kail那裡“偷學”怎麼拍電影,倒是沒怎麼提影片的音樂部分。但我覺得這部電影中的音樂也很有亮點,雖然歌曲都來自拉森本人,但如何編曲如何制作仍是新的任務。這次電影音樂部分,依然交給了他的老搭檔們:Alex Lacamoire,Bill Sherman和Kurt Crowley。

值得注意的是,比起原聲帶,影片片尾字幕列出的歌曲顯然要多得多。除了特别明顯的,我目前頂多也就能聽出one song glory(如果沒聽錯的話…),它出現在公寓斷電後,Jon在舞台上說:“我還沒有為這部音樂劇最重要的一首歌寫下任何歌詞或音符”,這裡背景音一是時鐘的tick tick聲,另一個便是one song glory前奏吉他彈撥聲,而one song glory放在這裡簡直恰到好處:“我隻需要一首歌,請讓我寫出一首令我死而無憾的歌”。

在Superbia工坊排練期間,Jon曾和Ira就預算有過“争執”。Jon聲稱自己需要一整個樂隊,而Ira表示,“有鋼琴就夠了”“更多的人就得花更多的錢”。而影片中呈現的Superbia排練曲目,分為了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隻有鋼琴伴奏,第二個部分加入了鼓,最後一段,有了合成器。盡管是一首歌,但卻從音樂上表明已經是排練的不同階段了。有意思的一幕是,Ira興高采烈地對Jon說:“你是對的。”Jon則一副“我知道我是對的,我早就跟你說了”的表情。(這點也非常林的個人風格)

不光如此,片尾louder than words中生日歌的部分,整首都是隻用鋼琴彈奏的,直到最後一個定音(和TTB音樂劇專輯錄音稍有不同),有吉他、有鼓——是一整個樂隊,既是充滿力量,濃墨重彩的收尾,在我看來也暗示了一種來自他人的支持,表達了一種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