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辦法不驚歎于絹和小麥近乎百分百重合的愛好與理念,在現實生活中遇到一個如此同頻的人,一定是上天饋贈的禮物。我們喜歡同一個作家,聽相同的歌曲,甚至思考同一個在别人眼裡離天下之大譜的問題。
我并不覺得,他們倆之間隻是表面契合的淺薄的愛情,“坐電車這件事,會被他用‘被電車搖着’來叙述。”雖然稱不上soulmate,但用腦電波的共振來形容也絕不誇張。
看之前我完全沒想到是be結局,也沒看劇透,于是前一小時看的很快樂。現在想想,電影從名字就開始暗示,看似美好鮮豔的花束,實則經不起時間的考驗,時間久了,注定會凋謝枯萎。
迷小姐的死亡,沒有說出口的瑪格麗特的名字,都揭示着——在百分之幾不到的戀愛生存率下存活下來,是不可能的。
“别認輸啊,社會性和協調性是才華的大敵。”可是光有才華照樣養活不了自己,況且又有多少人認可我的才華?在他們眼中,三幅手繪隻值50元。
于是天馬行空的理想與樂趣變成枯燥無味的現實。有線耳機被不會打結的頸挂式耳機替代,兩雙一模一樣的運動鞋變成了款式不一的皮鞋。
紋着一模一樣的紋身的兩個人會分手,更不用提未在對方身體上留下任何痕迹的絹和小麥。面包店歇業了,再也吃不到好吃的炒面面包了。
感覺,好像已經沒意義了。
所幸他們曾經幸福過,那就隻記住美好的回憶吧。就算有人和我講話,也不會覆蓋掉這段記憶的。這樣體面的分手,很好。下次再見到對方時,依然會潇灑地揮揮手緻意的吧。
另外,謝謝按壓式紅綠燈。
對這部電影的喜歡已經超過了lalaland和《情書》,尤其喜歡溫暖的畫面和二人細膩的内心獨白,村花真的太美了,菅田将晖隻能說還能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