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有一雙手,為什麼隻有少數成了高手?”
這句武俠風十足的靈魂拷問,實則來自《舌尖上的中國》第四季。
春節檔看《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感慨缺失的江湖味,反而在一部美食紀錄片的刀光火影裡找到了。江湖氣,本就該到人間煙火裡去尋覓的。
看第一集《絕活》,出場的個個是身懷絕技的高手:
甯波灘塗上的老漁民,手持竹竿,以“蕩鈎神技”與紅鉗蟹鬥智鬥勇。竹竿起落,鈎子輕巧地一甩一挑,一隻隻螃蟹束手就擒,如小李飛刀般例無虛發;
欽州漁村的女性,個個掌握快刀絕技,一車上千斤快速脫水自溶的海蜇,留給她們的處理時間隻有15分鐘,平均每15秒鐘就要拆解一隻。心明、眼亮、手快,缺一不可。陣陣刀光閃過,一隻幾十斤重的海蜇瞬間被切成蜇皮、蜇頭……
泰州烤餅師傅的“焰火麒麟臂”更是絕了,徒手伸進滾燙的爐膛貼餅子,火舌舔舐皮膚卻面不改色。以血肉之軀對抗高溫,這哪是烤餅?硬生生把烤爐變成了“九陽神功”的試煉場。
習武之人,多有武癡。而廚房江湖裡亦然,不癡,怎能成為一流高手?
杭州大廚,為了給被網友戲稱為“黑暗料理”的西湖醋魚正名,複原古菜譜、更新食材、改進技法,硬是把一條魚做出七十多個版本。這是不是“癡”?
台南養魚的漁夫,執着于“必須吃全魚”的一念,強迫症般要把虱目魚身體裡220根細刺全部拔掉,一根根魚刺在他手中如繡花針般被剔除,整條魚卻保持完形。這是不是“癡”?
鹽幫菜的大廚,每天做無數份的爆炒腰花,滾油烈火中,七斤重的鐵鍋,每一份必須十秒鐘颠炒十七次。這是不是“癡”?
不瘋魔,不成活,癡迷源自熱愛,沒有對廚藝的熱愛,何來對自己精益求精的要求?
淮揚菜的大廚,一派宗師氣度,年輕學徒時每逢周末就跑去菜市場免費幫市民切菜,這才練就了神乎其技的刀法:斜劈刀法、柳葉刀法、十字刀法、蓑衣刀法、荔枝刀法……精通各種刀法的他,确有大俠之風,幹活前手撫菜刀的習慣動作,與武林中的頂級高手全無分别。
突然明白,所謂“絕活”,不過是把日複一日的瑣碎,熬成了旁人看不懂的執着。
這江湖裡,沒有葵花寶典,隻有砧闆上練出的老繭;沒有獨孤九劍,隻有竈台前流下的汗水。或許,這才是真正的“食林秘籍”:以煙火為劍,拿歲月過招,在酸甜苦辣裡,練就屬于普通人的蓋世神功。
這不僅是對廚藝的禮贊,也是對所有技藝的緻敬——世上哪有那麼多天才?更多的是用一生去練一招的人。隻要對生活保有一腔熱忱,人人都是高手,處處都有食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