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開頭男主在看陀翁的《罪與罰》,還和嶽父讨論過,這次重映再看才注意到這條線!!!

和書中情節一樣,他為了階級躍遷殺掉諾拉和她的鄰居,到謀殺後道德虛無的确立,他毫無悔改。與拉斯科爾尼科夫不同,一個的謀殺是一場哲學的思想實驗,一個是純粹為了欲望消除障礙。

為了融入上流社會假裝喜歡歌劇,開場看《罪與罰》是導演對陀翁的緻敬,也是一種諷刺,對克裡斯來說這不過也是一件藝術裝飾品。

拉斯柯爾尼科夫尼科夫:我是拿破侖!

克裡斯殺人之後是不是也把自己當做拉斯柯爾尼科夫?所以他在車上的抱頭痛哭到底是悔恨還是一種自我表演?唯一有良心譴責的地方是與鄰居的對話:“如果我被發現并受到懲罰,那也是應得的。至少這裡還有一點正義;一點可以期盼的希望。"但既然因為“運氣好”,正義沒有發生,他也就安然接受現實。雖然最後似乎也被困在了沒有真實情感的婚姻裡,但這種懲罰根本不夠!!

陀翁的世界裡,最堕落的人也能夠靠忏悔獲得救贖,而現代社會中好像隻有世俗和功利,最可怕的是我們每個人似乎都能理解男主一系列行為的邏輯

最關鍵的一幕“扔戒指”呼應了開頭結尾的“運氣”,讓人唏噓,這個世界似乎就沒有懲罰,人生往往取決于過線那一刻的偶然,警察也很廢物。在這樣的情況下,道德還有什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