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錯的劇!無論是質感,武打,台詞還是演技都是一流的。劇情圍繞着淨壇密藏展開,清廷内務府,融天劍派,日方,同盟會四方展開尋寶。每個主線都很有意思,切換自然,看着絲毫不會淩亂,邏輯嚴謹。很喜歡跟随主角們發現一個個線索尋寶,抽絲剝繭的經曆,随着線索一個個被找到,淨壇密藏的秘密也越來越清晰。達摩院,戒律院,菩提院,般若堂,他們的傳人經曆也看的人驚心動魄。每一個人物都很出彩,都有自己的高光時刻,不得不說演員們演技都太好了。劇裡的詩詞文化也是很多,漲了很多知識。其中最動容的就是門三刀一次次的矛盾與掙紮,他是最早革命的,參與了百日維新,還記得第一集的光緒帝,少年皇帝,英姿勃發,他在大學堂裡給知識份子們講維新,那些虛僞,愚忠,刻在中國人骨子裡的忠君愛國和傳統道義成了勒死他們的白绫。當時隻是在課本學到戊戌變法,這部劇又很立體的為我展現了當時的背景,我看的很惋惜,要是戊戌變法成功,不敢想象會帶來怎樣的變化。在當時的中國,能夠有這些人敢于變法,沖破枷鎖,實屬難得,我看到了思想的曙光在封建社會的黑夜裡點亮。隻可惜外部勢力實在強大,短短一百天結束。門三刀其實是想革命的,隻不過他這個朝廷鷹犬的身份束縛他太多,在一次次他與柳琳的對話中,在看到江蘇一帶難民遍野,餓殍遍地的時候,在聽到自己的上司說不着急放糧,再等等多死一些難民再放糧,讓民衆們感激大清恩德的時候,在看見清廷沉醉自己過去的繁華卻腐敗深入骨髓的時候,在知道烏蘭珊就是同盟會的時候,他一次次的矛盾,掙紮最終告訴他,必須要革命,重新洗牌,才能換一番天地。看到最後,他和烏蘭珊都死于革命,實在嗚呼。還有王家洛,我憎恨他的愚忠,他苦讀聖賢書,可惜科舉廢除,再也無法完成父親讓他入仕的願望,那一刻我想他是痛恨改革的。他隻是一個大沽縣衙的小小捕快,熟背大清律法,固執的抓捕融天嶺一行人。我問他感到可惜可笑,他不會變通,骨子裡是封建的機器,外表還被披上北洋的外衣。在他殺死林安靜後,我看到他的瘋狂和偏執被無限放大,以至于看見要歸隐的卓不凡後還是要趕盡殺絕,那一刻我對他的讨厭到了極點。他最後自刎,倘若他能科舉,我想他會是個清官,可惜時代沒有給他最後一份紅利。

劇裡的人物結局都太慘了,為自己的事業付出了生命。我想,他們要是還能活着,看見如今的中國,紫禁城可以開放,民衆可以進去參觀,人人自由平等,該是多麼的開心和欣慰。正是一個個敢于走在時代前列的革命者,奉獻出自己的熱血,才有了如今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