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衍、潦草、極不用心!

1.觀衆并不排斥改編,如若有一部紅樓能在尊重原著(人設)的基礎上,刻畫寶黛兩小無猜、缱绻如細水綿延的純真感情,增添些許新細節,我相信大多紅迷可以接受,也算圓了唏噓寶黛愛情悲劇書迷的一個美好的夢。畢竟在兩小時篇幅裡,能講透整部紅樓并不現實,可觀衆也隻是期待一個好的節選片段要求不過分吧?!

這部《金玉良緣》不也正想借此題中之義?可惜忘了初心。

摘選的片段“賈府府庫空虛,暗藏衰敗禍因”、“劉姥姥進大觀園”、“公媳扒灰”、“元春省親”均與“寶黛愛情”無關,隻與賈家衰敗相呼應,看得出是想推進故事鍊。那麼,既然,要按照原著寫流水賬,又卻在寶黛愛情破滅,黛玉殒命處戛然而止,意欲何為?你前期大篇幅的賈家鋪墊有何用?

既沒有寶黛愛情的深度刻畫,又沒有完整的故事線,所到之處潦草而過,一筆帶之,這劇本比小學生摘抄還敷衍

2.廉價虛假的特效布景,甚至連基本的古偶流水線都不合格。黛玉葬花處、钗玉放風筝處,又是十裡櫻花樹的,又是七彩祥雲的,布景特效假的不忍直視,丢誰的臉呢?

3.選角更是一言難盡,大衆臉演員不說,十二钗沒有任何記憶點,賈母看起來像兇殘鸨母,王熙鳳看起來一臉受氣的姨娘像,最過分的是,關曉彤那娃娃臉演深宮元春?那寶钗長成丫鬟樣,怎麼能讓男主念出台詞“國色天香”???

無論從哪個角度,此片都代表國劇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