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出現了很多圈内的梗,不太懂。

part.1老闆娘好美,長的好像周迅,為什麼不多拍點。第一部分大概就是想表達女性被困家庭中、要追求獨立自我,但是感覺表達的很淺層。老闆娘殺魚的鏡頭挺真實,很多女性力氣小或者不敢直接用刀殺活魚,會選擇把魚摔死,小細節。我以為她會和劇組有很深的聯系甚至成為劇組的女主角,但是真的像是永安鎮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漣漪之後又回歸平靜。

part.2大明星和服務員的相遇好像又看了一次魯迅閏土的隔閡一樣。家庭的吵架好煩,家裡來客人女主人沒有給足男主人面子然後互相挑剔吵架嗎?一邊是獨立女性,一邊是結婚生子,我始終覺得這兩種選擇不是要被金錢所左右的。窗戶上“流淚”的眼睛拍的好。

part.3不斷在強調“為了華語電影”,實則更多的是在跟風時代潮流下、被利益裹挾下來裝一手自己所謂的“美學追求”,真是荒謬諷刺。我以後可能就是那個被強迫各種改劇本的垃圾編劇。

我不認為人生什麼時刻是最接近電影的時刻,明明應該要問電影什麼時刻最接近人生。人活着不是隻為了感受像電影般的某些戲劇性的瞬間,而是為了每個瞬間,無論悲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