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女性主義在錦繡芳華中從理論走向現實,一幅盛唐女性的命運長卷便由此展開。
她們之中,有如何惟芳般開辟經商道路,以智謀帶領女子互助,将經濟獨立作為反抗基石;有如呂耕春般身懷濟世醫術,以銀針刺破父權偏見;更有如大福般坦蕩仗義,拳腳了得為一界俠女。
這幅畫卷也不避諱時代局限下女性的悲慘命運,李幼貞貴為縣主,卻難逃淪為權力棋子,天真幻滅後變得瘋狂偏執;秦勝意被重男輕女的家庭物化,讓她在掙脫泥潭後仍因不配得感而輕信人渣,走向自我毀滅的悲劇;蓮舟則如飄萍,被當作物品般随意出送,毫無人權可言。
這些角色,立體飽滿。她們善良、清醒、堅韌,但也會盲目、偏執、脆弱。我們看到了女子反抗的覺醒力量,也看到了在封建結構與性别枷鎖雙重傾軋下女子的結構性困境。
當觀衆脫離世俗對女性情感中雌競的叙事,去探讨她們互助的情誼,就會發現我們的感情何其珍貴有力,女子在苦難中成為彼此依靠,一往無前通往那條崎岖但卻能獲得尊嚴的長路。無論是經商能力,還是報國之志,它都打破了世俗對女性的刻闆印象與污名化,縱使身處封建禮教,她們仍能通過經濟獨立、知識傳承與政治參與,成為一幅衆花齊放的芳華盛景,這也就是所謂的“天下女子同為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