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過封神1之後,其實一直期待封神2的上映,其間又看了封神紀錄片,能夠感受到烏爾善導演想要講好封神故事的心。過年哪吒2大受好評,封神口碑不及第一部,主要集中在殷郊特效雷人啊,對于男主的性格懦弱啊情感線的突兀啊…十天沒在家昨天趕緊去自己看了,再做評論。
首先,不可否認封神2塑造出最有魅力的人物就是女将軍鄧禅玉,沒有之一。如果說封神1讓人印象深刻的除了費翔演的纣王,還有質子團的少年們,青春熱血,在複雜的人性面前成長,封神2中改編的最佳就是鄧禅玉,果敢堅毅,坦蕩大氣,有勇有謀,遠遠超過優柔寡斷的姬發。

...

片中出場就是鄧禅玉随聞仲遠征,征戰北海十年返回朝哥。可以想像一個女孩成長的十年,從普通戰士到将軍,在戰争中成長和磨砺。這份磨砺一定是殘酷的,現實的,沒有女孩子喜歡的漂亮衣服,也沒有細膩柔軟的情感,隻有饑寒和孤獨的折磨。無父無母,弟兄無靠,獨自撐起鄧氏門楣。
小女孩長成女将軍,隻有更堅韌、更強大,才有我們看到的自信與冷峻的鄧禅玉。初登西岐戰場那睥睨一切的驕傲與笃定,是過往一切塑造出來的鄧婵玉,順理成章,她就是那個曆經沙場的英雄。這也是為什麼姬發顯得小氣,寡斷的原因吧!那句“姬發小兒不懂打仗!讓我來教教他!”真是帥爆。難怪姜子牙教訓姬發“貪小勝者必有大敗!”起點不一樣。
鄧婵玉的人物成長非常順理成章,最初她就是主動請纓讨伐西岐的将士。與姬發的第一場馬上打鬥完全沒有任何懷疑與猶豫,招招殺機。甚至姬發救了她也依然堅定。立場動搖發生在幾個瞬間,一次是和姬發關于為家人而戰的對話,姬發說“我為活人而戰,而你是為死人而戰”,她猶豫了,猶如重器撬開了她的心門。另一次是進入西岐城後,親眼見到了西岐子民的溫良樸素,第一次感受到了她生命中從未感受過的做一個普通人的快樂和溫暖。和聞仲的三日之約,以拿回封神榜為條件,想要保護西岐人民不受屠戮,然而親眼目睹聞仲要用十絕陣踏平西岐,不留活人痕迹,鄧婵玉想起父親隻對敵人揮刀而不揮向平民的真意。
鄧婵玉始終捍衛的是自己的信念,是對天下太平的向往,一份清冷的獨立和覺醒,讓人信服又敬佩!
相反,主角姬發呈現出的小勝即喜,面對巨大挑戰時幾次都想要放棄,直到最後還遲遲不肯刺下聞仲天眼的劍,都讓人很着急,不是不給你成長的機會,但是要天下共主,沒有那份膽識是不行的啊!
另外,對老太師聞仲的刻畫其實也很欣賞。經曆前朝風雲,這位老将軍應該早就想到自己的結局才會提出告老還鄉吧,隻是還是被殷壽将了一軍。死時很悲壯,也是一代枭雄,有膽有謀,死于他忠心追随的王的恩賜。不禁感歎,自古名将多如此,不骁勇不成名将,太忠心難免毀于王權。

希望烏導能好好想清楚,不要掉入陳詞濫調,用心品味觀衆的反饋,真正講好封神故事!故事仍是精髓,特效真的隻是骨血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