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史泰龍的電影,當時應該算是每一部比追。

但是,這部當時大概是看了個寂寞,依稀還記得,當時看完,内心無比寂寞,沒看到史泰龍在電影裡頭突突突,就是扳了個腕子,有點敷衍了吧。

故事基本沒有什麼“激烈沖突”,如果不是在當年“沒什麼選擇”的年代,估計史泰龍會撲得像成龍那樣。

然而,當小編“身為人父”之後,再刷,才發現自己當年實在太淺薄了。

...

故事裡頭雜糅的關于“父子”之間的話題,即便放到現在,也依然“新鮮”。老外,對“家庭問題”的探索,還是走得比較靠前的,完全不是咱們意識裡頭的“家庭觀念淡薄”。一個“自由意識”教育的家庭,和一個“應試教育”的家庭,對孩子的成長,觀點甚至是有點背道而馳的。史泰龍隻是個卡車司機,是怎麼搭上千金小姐的,這個故事裡頭沒多做交代,大概,也可以用老外年輕都犯錯來解釋吧。反正,史泰龍貢獻了種子之後,就徹底被排除在“階層”之外了,想想肖醫生的境況,大概也很可以理解。這事兒,本來就大家各過各的,彼此相忘于江湖了。然而,此時千金小姐病入膏肓,想起了兒子缺失父親這麼多年也不是個事兒,決定臨終前,勇敢一把。但是,兒子從小是含着金鑰匙長大的,對于卡車司機的史泰龍,一臉的不理解。就這破玩意兒,是咱這種富三代坐的麼?

...

這父子倆相見,是“分外眼紅”。

但倆人有一個共同點,都得聽千金小姐的,從這點而言,倆大男人,都有一個“怕處”,那還“有救”。

現在的00後,天不怕地不怕,因為他們都知道,在老爸老媽心裡,自己就是他們的軟肋,大可以橫行無忌。

真的很頭疼。

咱也不能像史泰龍這樣使用“暴力”吧。

恨我吧,但我們還是要繼續趕路。

這爺倆可以做到,但……現在的00後,一旦開始擺爛,就直接躺平,啥“繼續趕路”,不存在的。

...

當然了,80年代的小孩兒,還是多少“講道理”的。

在小孩兒内心深處,畢竟是接受過良好教育的,他隻是埋怨史泰龍為什麼這麼多年不出現,甚至連一封信都沒有。

當然,史泰龍不出現是有原因的,至于信的問題,那隻是霸道外公的信息封鎖。

哎,關于“信息封鎖”這件事兒啊,值得吐槽的可太多了,憋着。

...

史泰龍對付小孩兒其實也沒太多的辦法。

但,倆男人都有一個“害怕”的對象,那就是千金小姐。

這裡,請摒棄常規意識裡頭對“千金小姐”的誤解,故事裡頭的千金小姐,是很有生活的。

有些事兒,即便你不願意去做,但也必須做。

這就是所謂的“責任”。

一個人,如果沒有學會“責任”,那大概永遠都長不大。

...

卡車司機,向來都是睡在車上的,也不知道老外那邊是不是也有偷油賊。

反正,睡前史泰龍“警告”過小孩兒的,不要睡着睡着靠到自己肩膀上。

結果……

記得當時看到這一幕,嚴重反感,硬邦邦的史泰龍,怎麼可以靠到一個小孩子的肩膀上呢。

但是,如今看起來,這一幕除了唏噓還是唏噓。

作為家長,任何時候都想着和孩子“在一起”的,隻是,随着孩子長大,家長的“靠近”,隻能越發的小心翼翼。

...

其實,小孩兒和史泰龍已經是兩個不同世界的人。

這一點,小孩自己很清楚。

“階層”問題,人家老外早就在80年代說得清清楚楚。

如今,咱們這邊“閉口不談”,隻是悶聲大發财。

...

對于小孩兒這樣的“偏見”,史泰龍也沒有慣着。

史泰龍有這樣的“底氣”,确實值得敬佩,咱隻能苟着。

區别在于,小孩兒被“訓斥”了以後,會自己思考自己的“狹隘”,而咱這邊的“董小姐們”,卻覺得這一切天經地義。

...

故事的主要情節反而感覺沒什麼意思了,當年感覺沒意思,現在會感覺更沒意思。

老外也是啥都玩,一個扳手腕的遊戲,竟然也能拿大獎。

更有意思的是,小孩兒在被史泰龍“催眠”後,竟然也能“大力出奇迹”。

隻是,這碗“怪味茶”,卻值得你慢慢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