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第一集,(個人,目前)挺好的呀:
①裝逼感低于第四部(不過我喜歡第四部的高科技痕檢器材,漲姿勢,雖然查過其中血液形成時間檢測儀是杜撰的)
②可能我下載的清晰度問題,畫面方面,也沒有第四部的顆粒感
③第四部閃來閃去的問題也沒了(适合1、2部的手法)
④動用新人,蠻喜歡範法醫,耐看型,不過也确實沒有特點,井sir和黃很有型
⑤我還挺喜歡Ⅴ的性冷淡風/喪氣風的
⑥拍攝手法也很不錯啊!【看到第五集了,回頭再誇一下,倒叙的手法很不錯啊,制造懸疑感,加快進度,避免不必要的台詞浪費時間,還可以通過閃回烘托嫌犯受審時不安的心理;17集,回頭誇一下,沒有贅述傅對範心理的觀察,而是通過閃回一星期前的畫面可知為什麼傅會來找範。25集,回頭誇一下,揭秘楊冰已經死了的方式很不戳】
⑦配角的演技也可以诶!
⑧我喜歡兩個人的小聚,一群人玩實際上總有向心的核,其他人是被忽略的,倒不如直接兩兩相聚,沒必要強求大團圓
⑨哈哈主角團的家也沒有Ⅲ和Ⅳ那麼KTV了
⑩蔡思貝在這部劇第三集扮相挺好看的,可惜知三當三
第四集:我覺得法醫看黑社會的表情蠻到位的,見多了幼稚無知、活在自己世界的人,别人說再多也聽不進去,法醫已經過了會對這種人無奈的年齡,隻想讓這種人說完想說的話(不讓他們說完他們會憋得慌胡攪蠻纏),盡快回到工作上【也可能單純沒演技,後續再看】
1.看優酷評論區才發現,肝髒在右邊,保安被刺左邊,這可還行??
2.發現黃法醫屍體,直接裸手碰大門可還行。
“孤獨的生活也是一種享受”
韋案:指控韋建邦,形成完整證據鍊了嗎???還是普通法系陪審制隻看合理懷疑,如果這樣的話,韋不是公關公司嗎?花點錢找個牛鼻的律師多好(估計香港律師太貴了吧)
秦克男案:好朋友有個交往八年的男友,作為好友的範完全不知道秦的存在?
艾文:關于艾文的心路曆程和回憶閃回,拍的很不錯,雖然有很多優秀電影的拍攝手法的影子,但是,我個人很喜歡
我覺得第五部更接近現實吧
A. 并不是所有警察法醫法證都會對疑點窮追不舍,不是所有【久遠的】【運用了一定計謀的】案件都可以通過法證翻案,隻能靠對兇手的攻心
【現實生活中的冤案能夠翻案(非刑偵專業,個人揣測),大多數是①歸功于技術和器材的更新②并沒有那麼多高智商犯罪】
B. 也并不是法證人員就可以力挽狂瀾,123部常有人批評巧合過多,批評法證主角光環,現在5裡湛霆作為法證人員出錯,又有人指責,法證人員有主角光環有錯,法證人員出錯也有錯。
C.一個案件不可能立馬解決,法證有很多案子,富婆案擱置得久了點,就有人嚷嚷着Ⅴ是不是擺爛不管了,怎麼可能(白眼)→啊!富婆案閉環了!
【這部劇的演技、拍攝手法、畫面、音樂、反轉、每個人的個性塑造,“有一部分”會讓我這個常年二倍速的人,想一倍速享受一下;不過二倍速才有幹練警探的feel,一倍速“有時候”太溫情】
【講到倒叙,我就很想提一提《罪夢者》,也是倒叙插叙手法穿插,剪輯得看似很散亂,但是我作為觀衆,根據叙事情節還有時間提示,看得明明就很順暢,很多人因為不喜歡/看不懂剪拍攝/叙事手法就差評,就很氣】
模拟解剖的儀器好帥(雖然有瑕疵,不知道現實生活中有沒有)
傅這個角色設定,是真的有沉浸進去邏輯推理,現場推演,針不戳
黃和madam的劇情,看不進去,感覺沒必要(剛說完,有點打臉,madam的歌好好聽,關于湛霆的回憶也蠻催淚)
希望能夠:
多一點類似湛霆的犯錯、反思、放棄、堅持(雖然并沒有堅持)的劇情;多一點傅的邏輯推理和範的規章制度的交鋒;偶爾在推理/案件穿插親情友情愛情就好了,自然而然,不要刻意演繹愛情線【這一點比起1234部好多了】→看到24集,回過頭來講一下感想: 傅就是過于自視甚高自以為是自命不凡+過于重感情+癌症,結果參與到“暗黑者”行動當中,自以為正義,實際上自陷風險(理論上,我個人作為遵紀守法者,希望現實中能有這種人,但實際上往往事與願違,能做出這種事情的人,通常希望能夠掌控一切,過高的權力過于集中于一兩個人手中時,這個人自己往往會成為社會危險分子,這個人難道不會出錯嗎?難道不會成為别人手中工具,被人所利用嗎?)
11、12集:我挺喜歡多條無厘頭叙事線交彙引出屍體的,但是占據的時間太長了,就有點沒意義了。
拉面店案: 不是,全員心理亞健康狀态是嗎?
地獄案:半夜在天台畫壁畫是不是有點瞧不起夜貓子
譚爸案:香港就那麼點大,雙向報警,常年持續不懈地在新聞、網絡發布公告,馬路上張貼分發布告。怎麼會找不到對方?(是我想得太簡單?譚爸真的失憶了嗎??→好的,真的)→“忘掉過去才是最安全的”→ok,搶劫殺人犯
【唉,窮人的命如草芥,社會福利如此,社會經濟如此,難道放棄希望嗎?放棄想讓老婆活下去的欲求嗎?人一旦有了欲求,想要的就太多了。殺人償命天經地義,應該自首的,應該做些事情補償的,應該。。】
範心理鋪墊很符合一個成熟的人自以為可以應對ptsd的心理(吧?)
醫學生這麼容易拿到危險性藥品?→怪不得可以,原來是幻覺
現場重演肯定有用,但是如果有一天警察找我幫忙回憶某現場估計沒啥用,因為我的觀察力min
霍寶英也太“典型女性形象”了叭,感性,相信緣分
茹比的心理,我覺得都沒啥特别說的,不知道為啥這麼多人質疑
法醫,正義,真實,真相,相處,知音,連環殺手展現的憐憫、不忍、魅力,法醫親曆的痛感,赤裸,羞恥,瀕死,親手殺人,逃避(即使是警察,第一次殺人,也需要去看心理醫生确保沒事),ptsd不是很正常?
現實生活中,兇手很重要;推理刑偵劇中,推理,邏輯,思維,取證很重要
就因為兇手自爆或者先講明兇手身份,就罵爹罵娘,很無語=_=
不是吧,塔雅她媽還好意思讓受害者出具求情信給一個逃避司法懲處的加害者???塔雅她媽沒受過教育,生活年代比較封建傳統,塔雅作為年輕人居然不制止?就因為加害者生病了?
略狗血,為了讓井和塔雅在一起,因果反複翻轉,何必?
人死都死了,遺體如果可以協助警方辦案,有什麼好急的?晚一點火化不是更好,非要大吵大鬧,這就是中國熒幕塑造的中國婦女形象?還是說隻能選擇這種方式推動塔雅和井sir的感情線??
21年看完唐探3,我就不斷去想本格推理是不是已經沒落,監控、天眼可以解決一切,彈幕上有人說“殡儀館沒監控?我不信”,聯系胡鑫宇失蹤案,我想說學校也到處是監控,馬路上也到處是監控,但是有心人想躲監控,方法大概有的是,隻是劇中沒有體現出來。
【真是服了彈幕上的人】
a.出現熟悉的知識點→這我都知道
b.出現不熟悉的知識點→拽什麼專業知識
c.編劇省略常見的取證行為→法證法證怎麼沒有取證的劇情
d.編劇不省略取證→終于有取證環節了(我看法證Ⅴ,凡是我不熟悉的專業知識,我都截圖了,到時候整理一下發一下,彈幕上這些牛????人就知道本劇到底有多少取證環節);或者→兇手自爆還有啥可看的(大哥,推理刑偵劇中,推理,邏輯,思維,取證的過程比兇手是誰更重要,ok?)
e.編劇平鋪直叙→無聊沒趣(這個我自己臆想的)
f.編劇運用一點不同的叙事手法→看不懂,劇情七零八落
【總之,就是一個字→服】
小醜的設定: 有點玄。我個人的解讀是,他人即地獄,我們每個人都是劇中的小醜,每個人都是被小醜蠱惑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