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開始之前,我先聲明此文非專業性質,僅隻個人感受。
先來說一下文中會用到的兩個概念。
第一,反差
所謂反差就是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帶來的差異。(來源百度)
我對反差的理解就是前後變化大,大到成了反義詞的程度。
例如:喧鬧與安靜、快樂與悲傷等。
而反差毫無疑問是最能讓人印象深刻的一種方式
第二,外與内
外與内是一組反差。
例如,外,可以是外表、外邊、外延等,一眼可見。
又例如,内,可以是内在、内裡、内涵等,肉眼不可見、需要通過觀察總結得出。
有了以上兩個概念後,再來解析為什麼羅雲熙先生在鏡頭中看起來如此有魅力。
質子時期
外關鍵詞:備受欺淩、孤獨無依
内關鍵詞:工于心計、隐忍不發
此時的質子燼外弱内強。


景王時期
外關鍵詞:一鳴驚人、定鼎天下
内關鍵詞:感情懵懂、屢受傷害
此時的景王燼外強内弱。


仙門時期
外關鍵詞:後起之秀、未來可期(明線)
内關鍵詞:本質魔胎、終将成魔(暗線)
此時的滄九旻已經不能用簡單的“内外”“強弱”來定義。
一連串仙門篇遭遇這個“表”看,“弱”或者應當稱“弱勢地位”。
比如,身為魔胎而遭受被誣陷、被質疑、被有色眼鏡。
最後,慢慢地滑向了“慘”——極力抗拒命運又不得不應命。
比如,弑師。
比如,背誓。
比如,成魔。



而,恰恰就是在這一時期,澹台燼内心逐漸認可了冥夜和兆悠的世界觀,進而接受了自己的來處和歸處,最後邏輯自洽“成魔成神,皆在一念”。
曾經情絲出生、萬事懵懂的人最後踏破煉獄見衆生。
滄九旻的“強”已經不是普世意義上的能力強或者承受力強,而且升了一個維度到達了“神見”。(有人說過,仙門篇就是一個升維的過程,我深以為然。)
所以,當滄九旻應命又不從命時,“慘”與“強”反差達到了極緻,悲劇效果也達到了極緻。




“美強慘”是一個令人着迷的表述,也是“反差”的另一種表達方式。
美是指美好的外表。
強是指強大的思想内核。
慘是指美好被撕碎但内心依然選擇了光明。
澹台燼完美符合。
正是這樣頂級的反差讓澹台燼引動了觀衆無限的關注和憐惜。
在這三篇中,
質子篇内外強弱小試牛刀,重要的幾段戲極為出彩,為後續篇章展開留出了極大的空間和遐想。
我最喜歡的是景王篇,因為這部分邏輯呈現最完整。外在的弱變強與内在的無到有,對比得淋漓盡緻。
仙門篇中本應該有冥夜的“神愛世人也愛一人”、兆悠師傅的“衆生平等見逍遙”、黎蘇蘇的“小愛與大愛”這三個錨點來升華整個因果邏輯,但是因為最重要的一個錨點在演繹時沒有立住,使得仙門篇失色不少。但是,每一個邏輯環扣回時,宿命感和不屈服極緻拉扯引爆情緒狂潮。
在長月燼明中,這樣的内外反差、強弱反差,乃至最後升維留下的高低反差貫穿始終。
這樣的長月燼明給觀衆留下了深刻印象,澹台燼這一極富魅力的角色也必将長久就在觀衆的記憶裡。
該角色塑造者——羅先生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