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太想五星鼓勵一下了。
今晚有幸參加了主創團隊來成都的路演,看的過程中無數次回憶起一年前幫一位導演朋友做一部長片的後期剪輯,也是獨立紀錄片,也是關于特殊文化語境下至純少年的故事,也是 200多個小時的素材,也是無投資純靠情懷,真的做過才知道太難了,獨立紀錄片從制作到上映每個環節都太難了。
放映結束的交流環節,作為第一個站起來提問的觀衆,問了導演關于創作過程中遇到哪些挑戰的問題,以及如何找到那個“準确的”被拍攝者,這對于一部人物紀錄片來說幾乎決定了“成敗”,導演回答得很真誠,他說從200多個孩子裡選擇,在兩年的拍攝期内兼任孩子們的英語老師。當時讓我腦子裡跳出一個想法:一切沒能成型的或成型後沒能面世的作品背後隻有一個原因,就是創作者不夠“癡”。
看的過程中始終出離在創作者的視角在分析,但還是走進去了,好幾處有流淚。女孩問,“人為什麼會突然想念一個人呢?我甚至連他長什麼樣都忘了”。女孩在去往縣城的車上紅着眼眶憋着眼淚,在見到爸爸的那一刻說“我本來想送你一副我畫的畫,但是…” 言語中斷,撲在爸爸懷裡大哭了出來。紀錄片的魅力就在于這些粗粝的有沖擊感的時刻,太動人了。
雖然本片在宣傳中會強調萬瑪才旦,強調藏地新浪潮,但它的内容本身明顯弱化了藏地文化和宗教色彩,這也是導演在映後談到的,因為一些外部原因(或者說技術原因????♂️)。其實我反而覺得這讓片子更純了,藏地傳統和現代性問題之間的文化糾纏和文化争執本就是無法從某單一宏觀視角講清楚的,這麼長時段的曆史所形成的深層文明結構與集體無意識,隻有在小人物的家庭日常、三餐作息、閑談歲月裡滲透着某種接近苦谛的體悟,這種體悟反而成為探尋幸福和真理的路徑。故事中的女孩一直在找爸爸、找故鄉,小小年紀什麼都不懂也要找到自己的根。那什麼都懂的大人為什麼可以輕易地丢掉自己文化的根呢?
很真摯的片子,很值得去大銀幕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