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完劇,雖然感覺整部劇酣暢淋漓,但是又總感到缺少了點什麼東西,像隔靴搔癢一般,還是讓人不夠痛快。
結尾出現了第一集的那個殺人幫兇的少年,讓我不禁思考,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少年犯不知悔改,一步步堕入地獄?我以前看到國内類似少年殺人之類的新聞,總覺得他們也應該一命償一命,不能因為年齡的關系就輕饒。看完這部劇以後,它讓我會去思考更多,他們變成這樣的根本原因在哪?劇裡傳達的觀點就是,父母的不教養,社會的不重視導緻的。 我也深刻認同。但是殺過人的少年,本來就已經一隻腳踏入了地獄,由于法律給予他們保護,更導緻他們以後從此萬劫不複。這類少年的未來和處置該如何進行,這真是一個很大的社會課題。
我覺得未成年一旦殺過人或者間接殺人以後,少年就不再是少年了,他們不成熟的心理已經變态,而且是不治之症,就像男主說的,遭受家庭暴力的孩子,一輩子都不會長大,他們隻會困在過去的世界裡。而那些殺過人或間接殺人的孩子,就算經受法律的制裁,他們也一樣不會再恢複正常。就像劇裡設置的在第一集出現的少年幫兇,再出現在結尾。
我對劇裡那個蔚藍青少年恢複中心-吳宣慈主任說的話有很強的共鳴。


我想到我以前玩的很好的一個朋友,她在初中的時候常常自虐。當時我覺得也許她覺得這樣很酷,隻是青春期的表現。但是我後來才知道,那時候她的家庭正四分五裂,父母的争吵,鬧離婚,她也開始早戀,喝酒抽煙,自殘...
家庭對一個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時間的跨度就是一個孩子的一生。自從有了“原生家庭”這個詞,很多人才開始知道自己内心的問題來源于哪裡。我也是在認識到這個詞以後,才慢慢了解自己,和自己達成和解。
我記得之前有人說過,出生在悲慘的家庭不能成為你傷害别人的理由。但我是這樣猜測的,那些出生悲慘的孩子之所以沒有踏入地獄,也有一個可能是他們在社會上,在校園裡,遇到了好人,他們幫助了他,疏導了他。所以就算是天生内心有點扭曲的孩子,在家庭或者社會的正确引導下,也不會真正實施殺人、暴力、虐貓這些行為。
不管是對未成年的刑罰加重也好,從輕也好,法律都不能做到真正的幫助和扶正少年未來的人生。這是這個社會的,個人家庭的責任和重擔。父母如果需要持證上崗,可能就不會引發這麼多的問題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