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的優雅》
故事以一個孩子的視角,透過攝影機來洞察身邊的世界。與這部電影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台灣電影《一一》,同樣是小孩子用相機記錄他的生活,給觀衆更多機會站在小孩子角度思考問題。
小女孩帕洛瑪雖出身上層家庭,但她總是把自己比喻成魚缸裡的金魚,隻能在狹小的空間内活動,所以她展現出來的是一種孤獨感。而門房,一個肥胖的寡婦,她獨自一人生活,工作之餘用閱讀來填補。所以她們表面上給人都是孤獨,沒人能夠理解自己的感覺,但她們精神世界都是豐富的。
随着故事的發展,三個有趣的靈魂相遇了, 他們共同成長。小津格郎先生在與門房的第一次相遇便發現了她的與衆不同,他們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個名言對上“暗号”。本來計劃着死亡、想要躲避家人的帕洛瑪,與門房和小津格郎交談之後,眼界仿佛更開闊了,不在僅僅想着生死。當後來在飯桌上,帕洛瑪說:“我以後要做門房。”她已經成長了。
故事的最後很意外,門房在馬路上關心乞丐,不幸被突如其來汽車奪走了生命,她最後一眼見到的是小津格郎,她的生命也定格在了那一瞬間。這裡又讓我想起了《愛情神話》,老烏的死亡也給觀衆一種猝不及防的感覺,所以我覺得當代電影大多都在傳遞“人生無常,珍惜眼下的生活,讓人生更有意義”這一主旨。帕洛瑪得知門房死後很傷心,她第一次知道了什麼是死亡,她要好好地活下去。
在當今信息化時代,智能手機普及,各種文字在我們指尖跳躍。營造一個“藏身之處”已經是一種奢望。我們花費更多碎片化的時間在手機娛樂上,卻很少拿它來閱讀。一個人再華麗或者濃妝豔抹,如果沒有書籍滋潤心靈,也不過是一副軀殼而已。願你我多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