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6晚于茉莉花劇場觀看。
再次感恩高清放映重現(上海的)天日,讓我有機會看到如此精彩的戲劇。
我完全相信英國演員,也完全相信安德魯的演技。但看這部劇之前心中還是稍有忐忑:一人多角,演的又是人名巨長的俄國的劇,真能讓觀衆看明白嗎?我能看懂嗎?
最後我不僅看懂了,甚至在萬尼亞爆發時淚流滿面,在索尼娅最後獨白時泣不成聲(但是強忍住了
安德魯和本劇的編排完全發揮出了獨角戲特有的優勢,也更深的挖掘出了本文本身的魅力,有着多人演出難以企及的魅力。
本劇在很大程度上摒除了演員們外在魅力對戲劇的影響。美貌/平庸/粗犷/高矮胖瘦......全部都隻出現在一個演員身上,你隻能看見他一個、聽見他一個——他甚至沒有像其他獨角戲表演那樣通過頻繁的換衣服來表現不同的人物——所以色相的幹擾被最大程度的消除了,觀衆被更深的抓進劇情和人物中去。
安德魯就站在台上,一直穿着那件湖綠色的衣服(這身衣服隻在一段自己跟自己do love 的劇情中被短暫脫下), 巧妙的利用聲線變化、太陽鏡等小道具、布景(一塊木闆隔出的門和牆) ,在8個角色之間以難以置信的絲滑和流暢任意切換,就好像他本來就不是一個人而是八個人。
他的表演完全說服了我。他的表演成功的讓我思考,也許這種獨角形式的演繹才能更好的挖掘出契诃夫原作的深意:每個人的喜怒哀樂、性情、優缺點都或多或少的在他人身上存在着,我們彼此不同,但又那麼相似。索尼娅善良、勤勞、聰慧,可是相貌平平所以無法赢得心上人的愛慕,這種痛苦我們沒有過嗎?萬尼亞一心崇拜姐夫,把他當成人生信仰甘願為他做牛做馬,最後被抛棄被背叛,信仰崩塌信念幻滅,這種痛苦我們沒有過嗎?(想想最近的古二和王家衛)海蓮娜和邁克爾相愛但又承受着背叛丈夫的痛苦,邁克爾最後隻能目送海蓮娜離開,這種背德的痛苦更是被無數文學作品所探讨。甚至連劇中最卑劣、最讓人想一槍崩了的亞曆山大,他江郎才盡、撓頭一晚上創作不出一個字的痛苦我們沒有經曆過嗎?
更何況,所有人最後都要接受同樣的考驗:死亡的考驗。在俄羅斯的文化裡東正教占據何等重要的位置無需多言。此劇雖沒有提及東正教,但是索尼娅最後那段催人淚下的獨白五一充滿了東正教聖愚式的色彩:自我犧牲、努力工作、吞咽下生活投來的一切苦果,最後在死前對人生的回顧中體味到生命的甜蜜和幸福。這裡讓我想到了《我們的小鎮》:有人能在活着的時候體會到生活的意義嗎?-沒有,一個也沒有。但在索尼娅的心中,生活的意義是忍耐,熬過一個個白天,再熬過一個個夜晚。也許你現在不如意、不快樂,但是再等等,再等等,生命的意義最終會出現——這裡又讓我想到了《活着》,也許偉大的作品都有共通之處吧!
這場戲劇奇迹,是由契诃夫的厚重文本、安德魯的絕佳演技和巧妙編排這三者強強聯合碰撞出來的。放映至結束,安德魯三次謝幕,片中的現場觀衆集體起立鼓掌,向這次偉大的表演緻敬。我也好想起立鼓掌啊!(但還是忍住了沒有做顯眼包嗚嗚嗚
可惜的是今晚的茉莉花居然沒坐滿一半。這麼好的戲,太可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