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末日;

人工智能;

人與寵物;

人性與人生。

這些早已被拍爛的題材,結合在一起,就能夠推陳出新了嗎?

湯姆·漢克斯新作《芬奇》給出的答複是,不需要推陳出新。

...

不知不覺,湯姆·漢克斯已經是65歲的老齡人了。

他帶給了全球觀衆太多的經典作品和角色,早年《阿甘正傳》、《拯救大兵瑞恩》耳熟能詳,到千禧年之後的《達芬奇密碼》系列,再到近年《鄰裡美好的一天》等頒獎季佳作,他仍未停下腳步,繼續在電影浪潮中前行。

雖說年齡不影響一個演員繼續演戲,像克林特·伊斯特伍德90歲了還在自導自演,但卻會越發限制戲路。

被年齡定型,被銀幕形象定型,被選片習慣定型。

湯姆·漢克斯的角色越來越傾向于有一定閱曆的,有着人性光輝的“老好人”。

《芬奇》也是如此。

而且他的電影大多時候始終都保持着一種态度。

好好講故事的态度。

不故弄玄虛,用大家都習以為常的方式,去赢得觀衆共鳴。

為什麼一個題材,就非得絞盡腦汁開腦洞,非要開天辟地,好像不做到前無古人,就沒法拍了呢?

《芬奇》的出現是一個提醒,提醒電影其實還可以很純粹。

就算是老套的題材,也能用樸素的方式去呈現。

并得到觀衆的認可。

...

自11月5日上線播出之後,《芬奇》在豆瓣的評分就一路上漲,有近3.5萬人提交評價後,分數達到了8.4分。

這要高于西方各站評分,僅次于今年好萊塢在豆瓣最高8.6分的《最後的決鬥》。

兩部高分片都是比較老派作風,或許對于注重故事性大于形式感的中國觀衆,這才是好萊塢在中國重新崛起的口碑密碼。

...

《芬奇》講述在由于地球臭氧層消失殆盡後,全球氣溫不斷升高,白天随随便便就能超過60攝氏度,人類的世界末日因此到來;

一個叫芬奇的程序員成為了末日幸存者,他選擇一個人孤獨地活下去,直到有一天,他撿到了一條狗;

他幸運地不用再那麼寂寞;

卻又不幸地患上了絕症;

他估計自己活得不能比狗狗更久,便潛心制造一個機器人,隻為了狗狗能一直得到照料。

...

利用芬奇對機器人的教學戲份,或者說是初步認識,台詞加入了對世界觀的有效解釋,避免了大量的解釋性台詞和閃回,阻礙劇情的推進。

全片隻用了一處閃回。

那就是芬奇和狗狗相遇的那一晚。

唯一有其他真人演員出鏡的一幕。

解釋芬奇為何絕對不和其他人類接觸的同時,也塑造了他懦弱的,不完美的一面。

按照許多好萊塢大片的套路,世界末日了,主角最後就會拯救世界,成為救世主;

人工智能覺醒了,人類就有了重大突破,或者陷入巨大危機;

這些《芬奇》統統都沒有。

有的隻是一個普通人,在末世之中,最後的生命旅程。

他制造人工智能的目的,不是為了拯救世界,僅僅是為了給狗狗造一個機器保姆。

...

然而人工智能的學習能力完全超出了保姆的範圍。

這也讓電影超越了“狗狗電影”主題的範圍。

上升到了“人”的主題。

就像斯皮爾伯格《人工智能》,利用一個懂得“愛”的機器人,去講述什麼叫“愛”;

《芬奇》借助機器人傑夫跟随芬奇的學習,講述了什麼叫“生而為人”。

...

雖說隻是湯姆·漢克斯的獨角戲,沒有人與人的劇烈矛盾沖突,也沒有什麼特别宏大的特效場面,但電影也不一定會讓人無聊到昏昏欲睡。

因為劇情有着容易抓住觀衆的兩個要素。

目标和時限。

芬奇在造好機器人之後,因極端天氣來臨,被迫轉移陣地,踏上一段不乏驚險困阻的冒險之旅,影片從第一幕過渡到第二幕,到達加州成為了最終目标;

過程中芬奇的病情不斷加重,沒有具體的倒計時,卻有湯姆·漢克斯逼真的表演,告訴觀衆芬奇真的時日無多了。

...

同樣逼真的還有荒涼的末日感。

有一種奇怪的感覺是,影片中的末日,好像離我們很近。

也許是因為過于真實,又或許是電影的主題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

芬奇的一生并不完美,有很多遺憾。

他和父親都沒有來得及好好互相認識,他最終也沒見到那座大橋,甚至,研發出了人工智能,一件非凡的作品,或者說,傑夫成為了他的孩子,他想要看看五六年後的傑夫,都沒辦法看到了。

但這就是人生。

...

結局沒有長長的說教,沒有轟轟烈烈的煽情。

電影就這樣淡然地把故事講完。

以至于有觀衆會覺得,整部片子下來,好像什麼都沒說,卻又好像什麼都說了。

不同的觀衆可以得到不同的感悟。

《芬奇》用泛濫的題材,簡單的模式,拍出了電影的一個絕佳功能。

越來越多的電影開始失去的功能。

那就是作為人和社會的鏡子。

讓人去思索一些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