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碟中諜》拍到這裡,算是終章了。

老外的系列電影,最終都會有一些哲學的意思,這部也不例外。

阿湯哥搏命搏到現在,也是時候享清福了。

每一部阿湯哥都在“挑戰不可能”,這個“執念”,最終必然遭遇哲學的“反擊”。

說實在的,個人感覺,第一部依然是經典中的經典,雖然沒有後續的大場面,但一切還在“合理範圍”。

到了後來,雖然每部依然精彩,但多少有點“沒苦硬吃”的嫌疑。

如果,阿湯哥要如此搏命才能拯救世界,那麼,套用馬力歐裡頭的一句話,“這公主,不救也罷”。

...

故事在開頭就開始了閃回,個人感覺有點敗筆。

如果,這些閃回放到片尾,相信會更讓人淚目。

...

這個當年帥到掉渣的小鮮肉,如今也被歲月改變了模樣。

這終章的海報。放了阿湯哥的“大臉”,不知道是不是要放大阿湯哥“告别的眼神”,反正感覺效果不太理想。

...

這個世界,已經沒有可以和阿湯哥扳手腕的人了,所以,阿湯哥的敵人已經“進化”到智體。

這或許也是老外對于AI的擔憂。

可是,未來已來,未來沒有阿湯哥來拯救我們。

我們,或許都要面臨AI的最終清算。

或許,在此之前,我們會面臨自然的最終清算。

管它呢,我們在“不如牛馬”,甚至“豬狗不如”的生活裡,也是待得夠夠的了吧。

...

其實如果杠起來,故事的設定多少有點刻意。

那麼強大的智體,竟然還會害怕一個所謂的病毒?

而智體想着毀滅人類,如果目的達成,那麼,然後呢?

沒有了人類,智體即便是沒有能源危機,能一直運行,又能怎樣?

或許,在機器的世界裡,AI另有所圖,不過,那一切都和人類無關了吧。

那麼,趁現在,做點自己擅長的事兒吧。

老外也會舍己救人,也會堵搶眼,但每一次做這樣的抉擇,老外不會打雞血,而是告訴我們,這是一次無奈的抉擇。

...

可惜的是,電腦高手是真的白死了。

老外的“既要又要”發作,說什麼到最後都有解決的辦法。

能0.1秒關住智體,就能10秒跑赢F1。

故事裡頭營造了太多的“刻意”,如果不是“碟中諜”,還可以繼續噴。

這位元老,當年被阿湯哥坑了,當天流放。

三十年過去了,這哥們一點怨言沒有,反而很感激阿湯哥給了他看待生命的另一個角度。

這不是阿湯哥的“以德服人”,實在讓人很難理解。

...

阿湯哥搏命,終于拿到了源代碼。

此刻的阿湯哥面臨一個選擇,“誰來掌控如此強大的力量”。

這個問題,問大劉吧。

...

故事裡頭最後封住智體的,不僅要有多年單身練出來的手速,還得有困住智體的硬件設備。

好麼,五維存儲空間,這玩意兒,裝得下不少電影大片吧。

就是不知道這硬件值多少錢。

...

故事裡頭最大的“邏輯硬傷”,大概就是如何“降服智體”了。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切斷電源了吧。

老外能想到,但偏偏就不願意,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在故事裡頭,給出的解釋是,如果不能把智體抓去“坐牢”,那麼損失無法挽回。

真是稀奇,大漂亮手中掌握着最大的黃金儲備,欠着最大的外債,如果智體真的禍禍,老美應該是最開心的那個吧。

更“不符合邏輯”的是,大鵝(隻敢說大鵝)這秉性,能眼睜睜看着智體拿了他們的終極大殺器?

他們即便想不到斷電,也能想到按按鈕吧。

如果,真的連大鵝都那麼“顧全大局”的話,那麼,大漂亮還在糾結個啥呢。

...

最後,放一個“揚我國威”的畫面吧。

故事裡頭出現了兩次,一次很清晰,一次不太清晰。

選了一張不太清晰的,因為,很清晰的那一張,實在不太适合“連續閱讀”。

請勿靠近……

這,多少可以搞個“清風不識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