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甸之花》上映的第一時間就去電影院看了,大銀幕看劇場版的感覺着實不錯,電影對原著有些改動,但沒想到豆瓣上都沒有具體的讨論和介紹,都是些大而化之的空洞發言,很沒意思。二十年前就看過全套《火鳥》,後來因為喜歡,也把這套漫畫作為首推給我的大寶貝,家裡存了全套正版台版。
我不是什麼原著黨或者原教旨主義,沒有那些奇怪的逆鱗,我就想講講到底有什麼改動。
1.男女主角背景
漫畫裡,是個人口大爆炸的地球,女主是一個偏僻小島上的高中生,男主是一所大學的老師,暑期來小島評估全面改造的可能性,兩人很顯而易見的相愛了。因為女主不願意故鄉被改造,男主就帶她去盜竊了大學的研究經費10億元,被全球通緝之後着急忙慌被一家二流中介公司給騙了,買了伊甸17。
2.伊甸17初到
伊甸17是顆很容易有地震的星球,男女主去了就發現被騙于是質問中介,但宇宙信号傳輸要數年之久。他們隻能先在伊甸17生存下去,沒多久就沒水快死了,男主鑽井打水時不慎碰到地震,雖然水出來了,但因為被倒塌的鑽井壓住被活活淹死。
他們生的孩子,名字叫“該隐”,很明顯的舊約意味。
3.該隐成長
中介過了幾年收到信息,來伊甸17“售後”,對女主進行調戲被一槍爆頭,外帶中介的物資也歸了女主。女主考慮到這個星球隻有她和該隐可以繁殖後代,果斷讓宇宙飛船帶的機器人給自己建了金字塔式樣的休眠倉。
過了二十年之後醒了,該隐不認他的母親,認為機器人才是自己母親,于是女主直接拿槍幹掉了機器人,也直接導緻沒有辦法再建造任何複雜設備設施,隻能過原始人生活。
4.該隐的後代
女主跟該隐生了七個娃,但全部都是男性,有一次該隐不慎受傷癱瘓,所以也沒法再跟女主生娃。女主再次選擇休眠,準備跟孫子生娃,直到生出女性。
後來遇到一次風暴,食物極端匮乏,該隐和他的寶貝兒子快要餓死。為了生存下去,他們選擇吃蛋白質,但蛋白質隻有這8個人,于是該隐選擇獻身,保住了兒子們。
5.女主第二次醒來
女主第二次醒來,準備再跟自己的孫子繼續生,這時候最小的孫子表示自己做了個夢,夢告訴他自己,女主跟他結合才能生下女性。但兄弟們都嫌他是個笨貨不同意。一氣之下,小孫子直接搶了女主躲到火山裡。
在這,才碰到了全知全能的“火鳥”,這才知道是這個星球的原因,人類在這生不出來女性。火鳥問女主希不希望種族延續,唯一的選擇是引入另外一種外星物種mopie,這種生物在别的篇章裡也有出現,類似魔形女可以變換為任何想要的物種和外形。
這裡也埋下了石頭塊宇宙飛船的伏筆,正是這艘飛船載着mopie從他們的母星來到伊甸17,mopie之王也跟火鳥說好,因為他們這族的超強生命力,全宇宙都在捕獵mopie,如果有一天被外人知道mopie在伊甸17,就必須毀滅這個星球。
6.新生物誕生
女主的孫子和mopie結合就産生了伊甸17上的新物種,額頭上有個觸角,沒有眼睛和耳朵,靠念力(感應力)交流,識别,甚至可以隔空移物。
人口迅速繁殖,逐漸發展出城鎮,女主也被尊為女王,因為人類壽命有限,基本都在休眠倉裡,每隔五年會醒來幾周。
直到那個冒冒失失但又十分可愛的可姆,輪到他當值的那一天,命運的車輪再次滾動...
推薦看看原著,劇場版也挺好看,我都喜歡。
電影與動畫的十八個細節改動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