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散場時,身旁傳來壓抑的啜泣。一個女生掩面痛哭,幾乎不能自已。我下意識遞過紙巾,那一刻才真正意識到——這部電影的力量,早已穿透銀幕,重重落進了現實。
《下一個台風》中,有14位女性遭受性侵,施害者卻僅有兩人。電影并未平鋪直叙地呈現所有受害者,而是通過四位女演員,精準刻畫了傷害輻射出的四重面孔:受害者本人、施害者的妻子、施害者的女兒、受害者的孩子。
當男性施加傷害後,他們竟能幾乎“完美隐身”,轉而由女性來承擔所有殘局。施害者的另一半被迫為其“擦屁股”,甚至在輿論中淪為抹黑受害者的同謀。更可怕的是,人群中湧動的“烏合之衆”,輕易被謠言帶動,将受害者推向更深的絕望。
而那些看似與傷害有距離的女性——比如施害者的妻子,同樣無法逃脫道德的鞭撻與良心的負重。她們活着,卻像帶着原罪,連死亡都不敢輕易選擇,隻因還要撫養那個“施害者的孩子”。
性别不平等存在千年,從專偶制婚姻開始,女性就長期被困在結構性弱勢中。如今終于有電影願意凝視這片陰影、這種系統性的不公,卻仍要面對被消音、被掩蓋的命運。
當不平等的天平早已傾斜,每一份沉默、每一次轉身,其實都是雪崩時的一片片雪花
電影的意義在于揭露社會問題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