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納夏夜,解暑人生”,第三屆戛納獲獎影片線上展映。昨晚因為技術上的原因,影片《我的國王》的映後嘉賓對談回放并沒有如期與觀衆見面,但今天,我們在《流浪的迪潘》映後迎來了電影《隐入塵煙》的導演李睿珺和影評人陀螺的直播對談。中途雖有網絡延遲與卡頓的影響,但導演李睿珺和觀衆交流了很多,我也盡我所能記了一些,當作今晚參加的一個記錄吧。

提到金棕榈,相信每一位影迷都不陌生,它是在歐洲三大電影節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之一,它是影史獎項皇冠上的明珠,承載着每一位電影人的期待與崇敬。

“強大的國際視野,高水準的制作,金棕榈是意外也是情理之中!”

當談到金棕榈,導演李睿珺這樣說。

戛納的首映禮是最具儀式感的首映禮

“那麼李睿珺導演是如何看待金棕榈這個獎項的呢?它在您心目中的地位如何?”

“金棕榈的儀式感是三大中最強的,電影宮的階梯是一條特别的路,而拾階而上就是最光輝的高峰。”

對創作者來說,入圍已經不錯了,而對導演李睿珺而言,在戛納電影節得獎,最重要還是要看評委。

“如果真的在戛納獲得了金棕榈,隻能說是一個額外的幸運和禮物,并不是前進與奮鬥的目标。”

反而得了,對很多導演是一種壓力,是一種無形的枷鎖。

聊完戛納,轉回頭再聊聊電影本身,

-非常規家庭中的人性挖掘為何成為了表達的共性?-基于生活!

而“基于人物的社會背景和生活生産方式最重要,如果生硬,則割裂”。

“給悲劇性的人物賦予富有希望的結局,這是歐迪亞一貫的。”

影片最後的火拼所運用的長鏡頭是十分出挑的,導演歐迪亞有意隐藏了對演員面部的捕捉,呈現給觀衆的是一個“部分的完整過程”,而這就是他作品反類型之所在。

“導演歐迪亞的作品《預言者》裡也有槍戰的鏡頭,但卻明顯不同于這部《流浪的迪潘》。”

那麼問題來了,

職業演員與非職業演員,導演該如何把控?

導演需要做的就是調動和鼓勵,讓演員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進入狀态

職業演員面對原生态的表現方式,也很容易受挫,感受到不被接納。

職業演員有自己的工作方法,非職業演員更放松,但不自信(非職業演員需要自信,職業演員需要融入當地生活)。

導演需要做的就是忘掉慣常的習慣,回歸原初的感受!

——李睿珺淺談非職業演員和職業演員的合作

題材類型化處理,《流浪的迪潘》比《小偷家族》更類型化,而又介于《小偷家族》與《寄生蟲》之間(《寄生蟲》,典型的類型化電影)。

相較歐迪亞導演的其他作品,《流浪的迪潘》在他的導演生涯中并不是最類型化的一部作品。像他之前的作品,更多融入了毒販、黑幫、監獄等諸多元素,基于城市裡的不同階層,像這種題材的電影,很易類型化嫁接。現實主義題材電影加上類型化的處理之後能夠更容易突破國界和語境。

“我也有過想法去嘗試,但更多考慮題材合不合适。” 李睿珺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