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集裡,分鏡頭有幾處進行了越軸處理,由于景别和人物動作的銜接改變,就幾乎很難被發現。
這部劇随手翻到,但我一直在思考,覺得為什麼單副畫面時長比較長,卻又不覺得拖沓。
細品分鏡,攝像和導演的功力驚人。
運鏡有時非常緩慢到難以被發現,
有時構圖非常考究 富有美感和沖擊。
分鏡不搶不跳,完完全全為了人物心理和情緒而存在着。
當然兩位女主演技都還好,但最吸引我的兩個地方是:
1.留白
尤其是對白,那麼懸而未決、饒有餘味,當然這也許是斜線堂的原著就保有懸疑色彩。我沒讀過。
2.時空感
構圖與聲音的配合,不單純是平面的構圖:光的陰影、人畫面内的面積……,
更多是影視裡她們通過對空間縱深、升格鏡頭、聲音消失等等細節的精準把控, 讓人産生了一種 時間暫停的 微妙奇妙的感覺。這太蒙太奇了。
日劇的精湛之處就在于細膩,而非情節的邏輯。
就像吃一顆糖,糖在舌尖上緩慢融化的過程,每個人都可以感受到,但味蕾與大腦神經産生的化學反應我們不必過多了解。
如何用抽象語言抽絲剝繭将影視呈現的細膩具象感受傳達出來,需要花時間反刍。
第4集 精湛!多處越軸處理 但幾乎很難發現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愛是“真實的”“被看見”
這部電視劇,看出一件事:就是真實的自己“被看見”,這種力量簡直巨大的,比核武器比地震海嘯都要巨大,因為“看見”能夠征服人心。沒有“看見真實的對方”和“從心底油然而生的理解尊重”,都無法被稱為“愛”。野本的夢,春日的童年,南雲的聚餐恐 ...
非強叙事的慢動畫《鄉村巴士》的悲怆
中國奇譚第四集的《鄉村巴士帶走了王孩兒和神仙》,評論區有不少這樣說,節奏太慢,看不懂,不如看龍貓、百鬼夜行,高仿宮崎駿抄襲貓車等等。我感覺這也是《鄉村巴士》最後一幕展現出來的我們悲怆的困境:傳統的流失,老人已不在,年輕人不信,文化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