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叔愛上了一個少女,一個愛的熱烈難以自拔,一個愛的冷漠深藏在心裡,一個32歲,一個15歲,一個是中國黃種人,一個是法國白種人,一個是中國的傳統包辦婚姻,一個是法國的種族歧視婚姻,所以兩個人注定不會在一起。
人往往對得不到的人或者事耿耿于懷,甚至會無限的美化,尤其是在當下過的不如意的時候。就像是《愛在》系列,第一部男主初次遇見女主的時候,兩個人共度了一個美好浪漫的夜晚,暗生情愫。到了第二部九年過去了,兩個人都過的不如意,一直懷念着對方,懷念那個美好的夜晚,如果能夠在一起多好。最後到了第三部,兩個人終于彌補了之前的遺憾,沖破重重阻礙在一起了,并有了孩子,到最後還不是跟普通人一樣,為了生活上的瑣事,為了家庭和孩子而争吵埋怨對方,過的并不如意。所以談戀愛是一碼事,結婚了又是一碼事,隻是人都習慣于把得不到的人或者事在内心幻想并美好化,如果當初怎麼怎麼怎麼,就不會是現在的樣子,以此來将現在生活過的不如意歸罪于外。
回到電影裡的情節,我們假設一個美好的結尾,如果兩個人最終沖破重重阻礙結婚生子會是什麼結果。且不說年齡之間到代溝,不說種族的歧視,也不說性格和生活習慣之類的。男主不上班,沒有什麼能力,都是靠老父親的家産來維持富裕的生活,女主家裡很窮。兩個人結婚以後,男主很有可能會把家産敗光,最後生活過得窮困潦倒,而女主也可能因為男主沒有賺錢能力,生活過得很艱難,整天為了茶米油鹽而吵架,生活并不會過的好。而他和富家女結婚,雖然不是真正的愛情,但起碼可以讓他過的體面一些。所以愛情不光是要情投意合,還要建立在物質基礎之上的。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悟,因為我深有體會。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仿佛看到了我自己。那年公司外派我到海南出差半年,我遇到我老婆的時候,那時候我26歲,她21歲,我老家在西安,她在三亞。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人群中多看了她一眼,于是就鼓起勇氣去搭讪,跟電影中男女主初次相遇時候一樣。後來我們一起談了三個月的戀愛,彼此難舍難分。因為種種原因,雙方家庭都反對,外人看來也是不可能有結果的。後來到了我要調回去的時候,我有兩個選擇,要麼分手将這段愛情永遠埋藏在心裡,要麼繼續堅持。最終我們兩個選擇了後者,我們一起說服了她父母,然後跟我一起離開海南,并且瞞着我的父母。四年後我終于說服了父母,我們才得以結婚。可是婚後的生活過得并不幸福。我沒有什麼賺錢能力,她學曆也不高隻能幹最底層又累又辛苦工資又低的工作。又因為一些其他原因,我有一些負債,她也懷孕了,又跟父母過不到一起,無奈之下隻能把他放在娘家,我自己一個人在外面工作來賺錢。每當我過的不如意的時候,我總是在想,如果當初我們沒有在一起,那我可能會找到一個條件好一點的人結婚,兩個人共同奮鬥,起碼生活也不至于過的如今這樣的艱難。或許我會懷念我們當初那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也會過的不如意,但是不至于像現在這麼無助。我還是很愛我老婆,她也很愛我,但是我們還是經常忍不住吵架,大部分都是因為沒錢。而我也因為沒法給她好的生活讓我更加的痛苦。戀愛的時候你看到的都是對方的優點,一天不見就覺得渾身難受,無比的思念。可是結婚了以後,那種感情慢慢消退,看到的都是對方的缺點,實在無法忍受,所以矛盾沖突,稍微一點小事情就會吵架。這或許就是戀愛和婚姻的區别吧。
不管現實多麼殘酷,還是面對現實,努力生活,有時候遺憾反而更好。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得到了反而未必會有好的結果。所以悲劇才會成為經典永遠流傳下去,就像最近看的幾部老電影《亂世佳人》《魂斷藍橋》《羅馬假日》《卡薩布蘭卡》。個人見解,有感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