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認為,理性、客觀、中立、公允的說,《黑暗騎士》就是諾蘭導演迄今為止最偉大、傑出的作品,更是他最強大的神作,沒有之一!
有人會說《盜夢空間》更科幻懸疑驚險,《星際穿越》關于愛的闡釋更深刻感人,《黑暗騎士崛起》更大場面、更會打,尤其是安妮海瑟薇小姐飾演的貓女極其吸引人,《敦刻爾克》是極簡主義叙事的戰争佳作,《奧本海默》破天荒的揭秘人類的“原子彈之父”生平事迹。
《追随》《記憶碎片》《失眠症》《緻命魔術》我都沒有看過,《信條》我認為是諾蘭導演的失常發揮,但還不錯。《蝙蝠俠:俠影之謎》我認為主題内容很深刻很好,但是就是不如後兩部。
但是上述的諾蘭導演其他所有作品,其實都是在解釋這個外在世界,都是在解釋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世界帶給人的種種體驗與感受,而《黑暗騎士》卻是唯一一部在進行最深層次探讨與挖掘到底什麼是“人性”的偉大傑作。
蝙蝠俠Batman(布魯斯韋恩)
而且諾蘭導演表現的如此成功、如此讓人信服,僅憑這一部作品,我個人認為諾蘭導演本人就無愧于“偉大”的稱号,我也從來就認為《黑暗騎士》是有史以來最好最偉大的超級英雄電影,沒有之一!
到底什麼是“人性”?到底什麼是人的“本性”、“天性”?英國偉大的戲劇作家莎士比亞最經典的代表作就是《哈姆萊特》,其中一句最經典的台詞就是,“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同樣,我個人認為,“到底什麼是‘人性’也就是人的‘本性’‘天性’”,這是值得全宇宙、全世界每一個人都應該倍加思考的最重大問題!
直接開門見山的說。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美國投擲了原子彈。美國将名叫“小男孩”的原子彈投擲到日本廣島,又把名叫“胖子”的原子彈投擲到日本長崎。有一位豆瓣網友叫武志紅他說,電影中的小醜雖然幹盡壞事、惡事,但是他最後其實根本不會去殺蝙蝠俠(布魯斯韋恩),因為他心中有一個微弱卻堅定的“小男孩”的呼聲在叫他不要那樣做!因為那樣的話小醜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完全沒有任何意思了,因為蝙蝠俠就是他的宿敵,如果蝙蝠俠死了的話,那小醜很有可能也會自殺,自己天生的宿敵死了,其他都是不值一提的所謂敵人,小醜殺他們又有什麼意思呢?或許,從民族主義的觀點上講,日本就像電影中的“小醜”。
有一部日本電影叫《告白》,我沒有看過,但是有一位豆瓣網友的評論卻令我銘記到現在,“沒有一人完全善,也沒有一人完全惡!”從唯物辯證法上講,這話是對的。但是,其實這個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絕對意義上的“善惡”,隻有相對意義上的“善惡”!人類近代以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經提出“相對論”,它同樣也适用于哲學社會科學以及一切藝術領域。
什麼是相對意義上的“善惡”?拿小醜來說,他出生在一個極其悲劇性的原生家庭,母親是妓女,父親是酒鬼更是匪徒,從小就罵他、打他、甚至是多次要置自己的兒子于死地,他曾說過一句台詞,“I hate my father.(我恨我父親!)這種家庭出來的孩子腦中會是什麼思想?後來小醜結過婚,但是終究因為自己難以融入社會、難以融入這個世界,事業一敗塗地。自己的妻子不得已隻好去賣淫,來換取生活必須的支出。甚至有時候,那些嫖客會當着小醜本人的面輪奸自己的妻子,小醜反抗不了,因為一反抗就直接被打死了。再後來兩人不得已隻能離婚。小醜前半生已經走完了。
所以,這樣的人他會對所謂的“善惡”有什麼樣的看法?我個人心中最偉大傑出的國漫巅峰之作就是《超獸武裝》。我個人最愛的女性角色是雪皇,男性角色是夜淩雲。夜淩雲也是一位蝙蝠俠,而且他速度驚人、戰鬥力爆表,防禦力更是動漫設定的七大平行宇宙中最強大的,他的雲蝠盾是動漫中設定的七大平行宇宙中最堅硬的盾牌。
他有一句名言說,“那我問你,什麼是善惡,在我看來是善的東西,在你們(其他超獸戰士)看來就是惡的。在你們(其他超獸戰士)看來是惡的東西,在我看來就是善的。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絕對的善惡,就算有,那也是強者用武力向弱者證明的!”
夜淩雲隻信奉自己的武力,隻信奉強者戰勝弱者是一種似乎永遠不可改變的所謂“天道”,隻信奉武力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而愛則絕對不是!更沒有所謂的絕對“善惡”。從唯物辯證法上講,夜淩雲是對的。後來動漫中另一位超獸戰士說,夜淩雲強詞奪理,夜淩雲當場反駁說,“強詞奪理的是你們!你們嘴上說不喜歡武力,卻偏偏就要用武力來硬闖屬于我的領地!你們口口聲聲說愛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可你們的行動恰恰證明,武力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而愛則絕對不是!”
确實,這個世界上的所謂“善惡”,其實還有一切領域的遊戲規則、潛規則甚至是很多正統觀念,不就是強者用自己的實力強行制定的嗎?隻要實力夠強大,強者就可以對弱者做一切事情,人類曆史千千萬萬年,這不就是曆史的一種規律嗎?甚至這就是曆史的“永恒輪回!”所以,實力完全足夠強大的夜淩雲就極其有底氣說出這些話。
小醜在經曆自己極其失敗的人生後,顯然也明白了這些道理,形成了自己的報複性人格、反社會人格、反人類人格。于是,他開始瘋狂的殘害社會,用自己極高的智商與精明的手段幹盡一切所謂“壞事”、“醜事”、“惡事”、“罪惡勾當”。小醜說到底是一個“本性”“天性”純真的人,他做的一切事情都是源于家庭悲劇,都是源于社會強加給他的種種不公待遇。為什麼說他“本性”“天性”是純真的?因為他幹所謂的“壞事”、“醜事”、“惡事”、“罪惡勾當”都不是為了錢,都不是為了一個什麼級别的職位,都不是為了吃喝嫖賭抽或者什麼享樂的方式。都不是。
他是為了要造成一種影響力,要讓周遭世界感受到他的存在,要讓這個社會上所有人知道,自己的生命還有價值,誰都不敢輕視。而他實現自己生命價值的方式,就是不斷翻新花樣去殺人,去造成整個哥譚市的大恐慌,就像片中蝙蝠俠(布魯斯韋恩)的管家說的,“有些人就是想看着這個世界不斷燃燒!”這就是小醜心中的核心價值觀。而且小醜做這一切事情時光明正大,做了就要立刻讓全城人知道,然後他好下一步計劃。
但是我認為,他做這一切的核心目的,純粹就是為了引出一個人,那就是蝙蝠俠(布魯斯韋恩)。在他心中,蝙蝠俠(布魯斯韋恩)真的太特别了,這個世界上居然真的有一個人,每天晚上樂此不疲的去收拾城中的那些“罪犯”,風雨無阻、從不間斷,這個世界上居然真的會有一個人,可以把“除暴安良、護佑蒼生”當成一種“天職”,一種“天然的使命”,當成一種“信念”!
小醜不相信這個世界上真的會有這樣一個人。在他看來,蝙蝠俠(布魯斯韋恩)一定是在裝酷、耍大牌,或者說是去刻意地追求一種所謂“榮譽感”。一旦這種“榮譽感”喪失,那蝙蝠俠(布魯斯韋恩)就會“信念”崩塌,就一定會倍加沮喪,甚至是最後朝着反方向走,變成像自己一樣的人。
講到這裡,就必須引出片中另一個關鍵主角,就是雙面人,也就是所謂的光明騎士。他在片中是一個檢察官,他是小醜幹了第一起“罪案”到的哥譚市,他就是想要抓到小醜,從而證明自己的實力與地位,進而謀求更高的職位與薪水,比如哥譚市市長。這是典型的在追求一種自己所需,或許在他看來也是必須的“榮譽感”。
小醜無疑看出了這位雙面人,也就是所謂的光明騎士的真面目。但是其實他還是不敢肯定蝙蝠俠(布魯斯韋恩)是不是也是這樣的一個人。因為他們兩個從表面上看實在太像,追求的東西也比較像,目的似乎一緻。
于是片中又有一位極其關鍵的角色,而且是女性,就是瑞秋。瑞秋實際上是蝙蝠俠(布魯斯韋恩)的“初戀”,我們常聽一句話,所謂“初戀情懷總是詩”,其實就是說“初戀”在一個人心中的地位總是很特殊。而瑞秋在雙面人,也就是所謂的光明騎士心中是他的所謂“至愛”,是他認為的心中最重要的人。于是瑞秋在經曆了一番感情掙紮與激烈思想鬥争後,決定放棄蝙蝠俠(布魯斯韋恩),選擇嫁給體面的有穩定工作與薪水的雙面人,也就是所謂的光明騎士。
這是全片最重大轉折。瑞秋做出這個選擇後,小醜就通過卧底(間諜)得知了,于是他設下了一出瞞天過海的美人計。這出瞞天過海的美人計,是小醜在同時考驗蝙蝠俠(布魯斯韋恩)與雙面人(所謂的光明騎士。)
蝙蝠俠Batman(布魯斯韋恩)
在警局被蝙蝠俠(布魯斯韋恩)暴打後,小醜算準時間,故意把瑞秋與雙面人(所謂的光明騎士)被綁的位置說反。蝙蝠俠(布魯斯韋恩)出于一個人的直覺,果然選擇首先去救瑞秋,也就是自己的“初戀”。而警察局長高登帶領其他人去救雙面人(所謂的光明騎士。)
結果蝙蝠俠(布魯斯韋恩)趕到現場,他沒想到居然是雙面人,也就是所謂的光明騎士,他無可奈何,隻好把雙面人,也就是所謂的光明騎士救下。但是救到一半,現場旁邊油桶爆炸,雙面人(所謂的光明騎士)臉部被嚴重燒傷,成為了完全意義上的“雙面人”。而且,從這時起,他與“光明騎士”這四個字再也沒有任何關系了。
高登剛感到現場剛下車,瑞秋就葬身于大火中。他沒能來得及救回瑞秋。講到這裡,有必要提一下,高登局長的飾演者就是加裡奧德曼,他後來在《至暗時刻》中飾演丘吉爾。而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投擲到日本長崎的原子彈名叫“胖子”,據說是源于時任英國首相丘吉爾體型肥胖。不知是否出于巧合,《超獸武裝》中玄武号飛船第二任船長苗條俊就是個胖子,其他超獸戰士都是瘦高瘦高的。第一任船長是第一平行宇宙的智者玄易子。英國曾經鼎盛時,被人稱為“日不落大帝國”,蔡依林就有首歌叫《日不落》,源于英文原曲《Sunshine in the Rain》(雨中陽光)。
日本與英國都是島國,分别位于亞歐大陸的東西兩端。英國人曾經為了建立并鞏固所謂的“日不落大帝國”,到處侵略與殖民其他弱小國家,殺害了太多太多的無數生靈,然而現在他們當中一些人卻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還說什麼自己是“文明使者、文明之光”,是促進了全世界全人類的發展進步。這也是英語為什麼現在是國際通用語言,而不是什麼其他語言的根本原因。
有一部電影叫《甘地傳》。有一個豆瓣網友甚至評價說,如果聖雄甘地不是遇上像英國這樣的所謂“文明國家”,那他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就會所謂“孤掌難鳴”,就會還沒有開始就失敗!事實證明,簡直是荒謬絕倫、奇談怪論!
說回本片,瑞秋不幸死後,雙面人首先徹底喪失了對生活的希望與熱情,他拒絕手術,就甘願讓自己的面目一半是正常人,一半是被徹底燒傷的就像妖精一般。或許在他心中,肉體的疼痛可以中和掉心靈上的傷痛。蝙蝠俠(布魯斯韋恩)也倍加沮喪,他哭着對管家說,“可是,那是瑞秋啊!”是啊,人之常情,自己的“初戀”不幸離世,一個人總會感到很疼痛。而管家卻告訴他,瑞秋其實早就不再選擇他,而是選擇了更加體面的有穩定工作與薪水的雙面人,也就是以前的光明騎士。
這時,管家對蝙蝠俠(布魯斯韋恩)說了一句極其重要的話。管家曾經給蝙蝠俠(布魯斯韋恩)舉例,他年輕時在緬甸做過類似于刑偵的工作,有一夥盜竊犯偷了很多極其名貴的鑽石,他與同伴想了各種方法都沒有抓住罪犯。最後,他們決定,把所在的整座森林都燒掉,徹底杜絕了那些盜竊犯的活路,因為盜竊犯就生活并且活動于森林中,森林就是他們的家園,整座森林被燒掉,不就意味着自己被活活燒死嗎?說穿了,這就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強制自焚。
蝙蝠俠(布魯斯韋恩)聽了管家的話受到極其深刻的思想啟迪。他瞬間明白,要想抓住小醜,就必須布下天羅地網,要在哥譚市全城追捕小醜,要知道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于是,蝙蝠俠(布魯斯韋恩)立刻扔掉那些沮喪的情緒,不再為瑞秋也就是自己的“初戀”不幸離世而難過,因為他感到沒時間再難過了。現在必須立刻馬上抓住小醜。
這就可以從中看出蝙蝠俠(布魯斯韋恩)與雙面人(以前的光明騎士)的最大區别。這也是後來小醜對蝙蝠俠(布魯斯韋恩)刮目相看的地方。不過,小醜智商極高、手段極其精妙,他還是料到蝙蝠俠(布魯斯韋恩)一定會卷土重來,一定會收拾好情緒再來逮捕自己。這時他親自去醫院找到雙面人,也就是以前的光明騎士,在跟他說了“雙面人”被背叛的真相以後,本就“榮譽感”徹底喪失而且從來也沒有過什麼堅定“信念”的他,果然如小醜所料,徹底朝着自己原來的反方向走,開始瘋狂報複社會,尤其是報複背叛過自己的每一個人。
而就在“雙面人”做這一切事情的時候,小醜也開始了他的終極計劃。小醜也在拿哥譚市的全城人做一個關于“人性”終極試驗。其中最突出的,他安排了兩艘船,一艘船裝滿罪犯與普通群衆,一艘船載滿警察與普通群衆,到當天午夜十二點前,必須有一艘船中的人先按下提前準備的按鈕,讓對方船隻爆炸,自己才能活下來。但是其實不管誰先摁下按鈕,兩艘船隻都會同時爆炸。而人在極端緊急的情況下,是會做出極其草率的舉動的,這是“人性”的特點之一。而絲毫不顧惜對方群體的生死存亡,隻求自己苟活,隻求自己苟延殘喘,更是“人性”的一大特色。
小醜在做這一切事情的時候,蝙蝠俠(布魯斯韋恩)終于來抓捕他了。小醜預料到了,兩人再次開始正面對決,也是終極對決。最終小醜故意讓蝙蝠俠(布魯斯韋恩)抓到,因為他要一起與蝙蝠俠(布魯斯韋恩)看兩艘船隻都爆炸的空前盛景。他要以此向蝙蝠俠(布魯斯韋恩)證明,他做的一切事情,他要保護的這些市民,不過就是每天都在演戲的、極其虛僞的、就像《西遊記》中白骨精似的人,蝙蝠俠(布魯斯韋恩)所做的一切都是不值得的。一句話,小醜要用現實的極端殘酷性來摧毀蝙蝠俠(布魯斯韋恩)“除暴安良、護佑蒼生”的基本“信念”!
但是小醜失算了,兩艘船上的人都沒有按下按鈕,而是都扔了,他們把一切事情的結局都交給時間,自己不再冒險做任何選擇,而是要靜待片中當夜十二點過去,看看到底會發生什麼。十二點過去,一切都沒動靜,小醜感到震驚更大失所望,他想要強行使兩艘船隻都爆炸,這時他被蝙蝠俠(布魯斯韋恩)及時攔下,還把差點被摔死的小醜當場救下。因為蝙蝠俠行事有一條核心原則就是,不殺人。之前,小醜當街挑釁、勾引蝙蝠俠(布魯斯韋恩)把自己撞死,結果沒有成,這時,蝙蝠俠居然又把自己救下。小醜這時心中終于對蝙蝠俠(布魯斯韋恩)心服口服,蝙蝠俠(布魯斯韋恩)就是一個有着極其堅定“信念”,并且堅守自己原則尤其是“不殺人”這一條的驚世俠客!
但是這時小醜卻對蝙蝠俠(布魯斯韋恩)說,他還是失算了一條,這也是自己的殺手锏,就是“雙面人”的徹底叛變。人民群衆心中的原來的光明騎士再也不複存在了。現在,這個“雙面人”變得極其殘忍、冷血、淩厲、殺人成瘾,徹底撕下了自己的僞裝,什麼遊戲規則都不再講,就是要報複背叛過自己的每一個人。身上原來當檢察官時的“正義感”徹底喪失,“榮譽感”更是早已歸零,成了一個徹底失心瘋的癫狂魔鬼,一些做法甚至比小醜都更狠辣。
小醜對蝙蝠俠(布魯斯韋恩)說,哥譚市的人會因為“雙面人”的徹底叛變,而對生活徹底喪失熱情與希望,哥譚市的人知道“雙面人”的所作所為後一定會陷入自相殘殺的内戰中,哥譚市一定會變成人間地獄。小醜認為自己雖然最終被捕,但是還是取得了更大的勝利,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然而他失算了,這也是他片中唯一一次的失策,也是最後的一次謀劃失敗。
“雙面人”最終在威脅要打死警察局長高登的兒女們時,被蝙蝠俠(布魯斯韋恩)及時制止,“雙面人”最後也從片中的破樓上摔死。這時,警察局長高登深深感歎并且極其惋惜、驚慌地說道,“小醜赢了,哈維丹特檢舉、控訴、鬥争,他為之奮戰的一切,全都付與東流。”蝙蝠俠(布魯斯韋恩)也長歎一聲,但是思考過後立刻說道,“但是小醜不能赢!我們必須要讓哥譚市人民隻記得“雙面人”的所謂光輝一面。因為這才能保證哥譚市人民不陷入自相殘殺的内戰中,保證每一個人的持續穩定健康生活,保證他們心中的精神世界不至于徹底崩潰。”
最後,蝙蝠俠(布魯斯韋恩)毅然決然地選擇自己承擔下“雙面人”犯下的一切罪行,開始了自我被徹底放逐的八年之行。就像影片結尾高登說的,“他是一個沉默的守護光明者,是一個永遠的保衛家園者,他是每一個人心中的守護‘神’,他是一個‘黑暗騎士’!”蝙蝠俠(布魯斯韋恩)在經曆了這一切之後,終于使自己徹底完成從布魯斯韋恩、到蝙蝠俠、再到黑暗騎士的曆史性轉變!
永遠的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
講到這裡,整個影片故事情節基本分析完畢。
回到影評開始提出的核心問題,“到底什麼是‘人性’,也就是人的‘本性’‘天性’?”其實直接說穿了就是,殺人就是人的“本性”、“天性”,這種“殺人”既是指直接物理意義上的“殺人”,更是指高遠精神層面上的“殺人”。人性就是覺得殺人比救人好、殺人比救人爽、殺人比救人刺激、殺人比救人好玩、殺人比救人過瘾、殺人比救人容易、殺人比救人簡單、殺人比救人痛快、殺人比救人順暢、殺人比救人性感、殺人比救人更流動、充實,殺人比救人更淋漓盡緻、殺人比救人更有價值與意義、殺人比救人更能彰顯自己的存在感。
總之就是一句話,人性的本質就是覺得殺人就是好!
所以片中“小醜”、“雙面人”都是在殺人,“小醜”殺人的手段更高妙、手腕更不可捉摸很多。其實包括片中其他任何人不都是在變相殺人嗎?不是直接物理意義上的殺人,就是高遠精神層面上的殺人。而有且隻有一個人在救人,這個人就是布魯斯韋恩,也就是蝙蝠俠(Batman),更是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
最後,分享一下我對片中布魯斯韋恩,也就是蝙蝠俠(Batman),更是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的理解與感悟。
他知道,這個世界上其實根本就不存在任何絕對意義上的東西,不管是抽象的還是具體的。包括愛,包括善惡,一切都是相對意義上的。而哥譚市人民最渴望得到、最盼念要到的就是四個字,“公平正義”。“公平正義”當然也隻有相對意義上的“公平正義”,不管是物質層面還是精神層面。布魯斯韋恩,也就是蝙蝠俠(Batman),更是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為了回應哥譚市人民群衆的需求,他一定會去盡最大誠意、用一切努力去回應與落實哥譚市人民的所需。
《超獸武裝》中夜淩雲有一句經典台詞,他說“你若想擊倒一個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自己心中先感到恐懼!這樣不用你出手,他自己就會先将自己擊倒,甚至是把自己擊的粉身碎骨!”布魯斯韋恩,也就是蝙蝠俠(Batman),更是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幼年父母雙雙被歹徒槍殺,後來被警察局長高登撫養長大,從小懼怕蝙蝠,但是DC動漫中設定他,卻是一個穩穩妥妥的富二代。所以他要戰勝自己心中的恐懼,不但需要自己變得強大,而且要敢于把自己的錢财分享給普通老百姓,并且要盡全力使哥譚市的一切經濟活動都盡力做到公平、實惠、物美價廉,這是更難的!做到了這些,他才能真正成為公平正義的化身——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
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最核心的本質就是,即使身處看似最黑暗的任何環境中,心中都永遠光芒萬丈、永遠有着最堅不可摧的堅定信念!
所以,布魯斯韋恩,也就是蝙蝠俠(Batman),更是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真心是太特别了!
我堅信,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精神一定會世世代代永長存!
我們一定要堅定這個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