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同不相為謀” 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極具影響力的處世格言,意在表達當價值觀、目标或路徑存在根本差異時,無需強行合作或同行的理念。在第19和20集中,我就特别想把這句話大聲的告訴多仔,他和牟森之間,他和四眼豪之間,就是道不同不相為謀!可惜聲音無法穿透屏幕,也無法穿透多仔内心的情感掙紮。
當多仔面對“毒二代”的出身時,當面對養父馬仔叔深陷毒販泥潭時,他并沒有選擇随波逐流,而是努力用正确的方式讓父親回歸正途,他用“爸,你今天要是不把貨交出來,我就報警”的方式勸父親不要泥足深陷,他通過身兼數職的方式賺取“幹淨”的錢給父親買貨車,雖然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但是他能選擇遵從自己内心而活。而牟森面對自己的被捕的生父牟海東,他是怎麼做的呢?他也同樣是要拯救自己的父親,卻并非發自真心,最終目的是想從父親身上打探到暗網賬号信息,做毒販集團的資産繼承人,有着極大的野心。多仔和牟森面臨父親與毒品相關的問題,一個堅守底線,一個喪失人性,道不同不相為謀。雖然在第19集和20集中,多仔利用暗網幫助牟森銷售毒品,但是結合前面的劇情,相信他最終的目的是想要端掉牟森的整個販毒鍊條。
而多仔和四眼豪之間的友情糾葛,讓我替多仔氣憤了很久。四眼豪這個人物,可以說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典型代表。面對和多仔相似的出身,相似的成長經曆,他并沒有如多仔這般清醒,而是随時想要通過毒品來賺快錢;面對偷走牟森的“紅燒肉”時,他想到的是聯合馬仔叔一起賣掉賺大錢,面對牟森販毒鍊條發出的“橄榄枝”,他想到的是立刻勸說多仔一起為牟森“效命”;面對黎海鵬的吸毒引誘,他的心理是嘗試一下也未嘗不可;面對多仔多次勸他戒毒、勸他自首,他的反應是掙脫多仔,與他起了激烈的沖突。其實看到這裡,就知道四眼豪和多仔的友情已經搖搖欲墜,而壓垮這份友情最後一根稻草,就是四眼豪協助牟森迷暈多仔,導緻多仔吸食郵票,産生瘋癫的幻覺,這時的四眼豪雖然後悔自己把朋友害成這樣,但一切都晚了,兩人的友情之路,終是走到了盡頭。
《圍獵》這部劇雖是禁毒劇,但卻區别于以往所有的禁毒劇将鏡頭對準毒販與緝毒警察之間的追蹤與稽查,而是把一些鏡頭給到了配角的日常生活,側重描繪毒品帶給這些普通配角的消極影響。因為我們就是普通人,配角的生活、配角的糾結、配角的選擇,這些都更能夠讓觀衆産生共鳴,好像就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也許我們稍不注意,稍一放松,就會像劇中人物一樣被毒品所纏上,是我看的比較舒服的一部群像劇。而多仔就像是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一樣,總是想要去拯救自己的朋友,最終卻發現,有些事我們确實是無能為力,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在道不同時,不内耗,堅決遠離,不相為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