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本浸在泥土裡,制作伸到深山去,還原苦澀現實的同時做了恰到好處的戲劇化處理,把張桂梅校長的魅力放得更大,而非矮化,使人設身處地地感受她的偉岸,從她的韌性與大愛中油然生敬。
群山肅穆,山外還是山;人心冥頑,人外不是人。歧視在土裡紮鐵根,封建在心底烙燙印。女娃娃要拔針破命,隻有讀書一條路。群峰之巅偉人之肩,不見溝壑不見懦夫,生為高山生為人傑,出類溪流拔萃草芥。
這部劇裡沒有頻閃的丈夫,沒有酗酒的母親,沒有甘堕的學生,情節尊重現實原型。沒把張桂梅無瑕塑造,而在她所遇到的次次建校養校挑戰也好、新觀念人際交往沖突也罷中不斷反思改進,在先鋒女高中逐漸找到自洽的位置,這才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宋佳诠釋得太好。其他配角的形象也都很立體,出場便有記憶點,迅速與觀衆建立聯系,服務後文的情感爆發。
固然,本劇有些片段的主旋律味沖,煽情也比較直給,但始終沒有空喊口号,而是用很多具有象征意義的小物件濃縮紅色主題。校長的元老級大喇叭、化緣的面子錦旗和加量豆花、承載夢想的鋼筆彩筆,每次呼應,都能烘托出立竿見影的感動。
看完此劇,你能真正地體會到張桂梅校長的人格魅力,理解她建立免費女高質樸的初心,領悟她注命教育一心向黨的信仰。她不是一個完美的人,甚至因為她的犟勁不受很多人待見,但對女高的娃娃來說,她是一個完美的校長、完美的媽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