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無名客

既然将标題定為了“當童話不止是童話的時候”,自然是要讨論些電影背後的隐喻、手法等。先從電影中最重要的意象——移動城堡說起。

一、封閉空間的隐喻

移動城堡是一個很典型的封閉空間,而多數電影中的封閉空間隐喻是很明顯的,指向其間的主動居住者内心性格中的孤獨、隔絕與疏離,比如《剪刀手愛德華》中的主人公愛德華長期都居住在幽深荒蕪的古堡裡,性格孤僻獨來獨往,直至遇到真愛才願意主動離開勇敢一搏。

...
《剪刀手愛德華》中愛德華長期蝸居在内的古堡

而哈爾的移動城堡是由火魔卡西法移動的,卡西法與哈爾簽訂的是心的契約(這點我們後面詳述),所以這甚至是一個更為明顯的指涉,即行走的移動城堡對應的是哈爾一顆漂泊流浪的心,片頭蘇菲出現的那一刻移動城堡巨大的顫抖實則是哈爾強烈的心靈悸動,也是這顆封閉的心開啟的契機:心會知道遇到了對的人。

而封閉空間的另外一種作用是進行世界觀的轉換,在特定的虛構場域内給予觀者新的設定或是展現奇觀——一如宮崎駿慣用的進入異世界後在畫面與劇情的推進間讓觀者逐步習得另一種生存法則的方式,最終構造出電影的神話。(《千與千尋》《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等)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是美國非主流影壇的代表導演大衛·林奇1990年時在他的電視劇作品《雙峰 第一季》中創造出的“紅房間”,一個介于現實世界和超現實世界之間的全新影像空間。

...
《雙峰 第一季》中最為著名的紅房間超現實場景

可以從地闆的構圖、顔色的使用、人物的站位等多角度看出其所具有的先鋒性,而這些超前的嘗試共同構建了一個迷人危險的雙峰鎮,使得它成為當時全球爆火的電視劇頂流,可以确證的是伊麗莎白女王甚至為了追最新的一集在她自己的生日宴會上提前溜走,坊間還流傳戈爾巴喬夫私下問過布什這部劇的真相到底是什麼,足見成功的世界觀塑造的吸引力。《哈爾的移動城堡》中,移動城堡當然也在塑造奇觀:移動本身自不必說,哈爾對其能夠進行的重組也是如此。城堡本身具有四道不同顔色的門,藍色朝上時的門外是港口,紅色朝上時的門外是王宮,綠色朝上時的門外是移動城堡的主要路途,黑色朝上時的門外則是硝煙彌漫的殘酷戰場,幾種顔色所隐喻的自然觀善惡觀一目了然,依然是熟悉的宮崎駿——反對戰争與生态保護。生态保護是經典話題不再贅述,接下來我們談談舉重若輕的反戰思想的指涉方式。

二、反戰思想的指涉

在此我想列舉另外一部同為二戰戰敗國的德國拍攝的一部哀婉傷懷與生命激情共存的詩性電影,導演維姆·文德斯的《柏林蒼穹下》。故事的主人公達米爾和卡西爾是守護柏林的兩個天使。他們在這座城市裡可以不為人知地從一個地方穿行到另一個地方,并能聽到人類心裡的想法,但他們隻能默默觀察人們的舉動,研究人們的生活,無法與人們交流,因為隻有其他天使和孩子們可以看到他們。卡西爾冷漠地看待人間的種種愁困,而達米爾卻總懷着赤子之心為人間的疾困而感懷。電影的第一個畫面展示的是一個烏雲密布的天空,慢慢地幻化成一隻難以捉摸的眼睛。鏡頭從高空的小鳥開始跟随俯瞰柏林城,破舊之處充滿了戰後的蒼痍,畫面上疊化出以沉靜旁觀者姿态出現的達米爾,接着是一一展示他聽到的悲傷人民心聲。

...
《柏林蒼穹下》的美麗與破碎感并存的開場

德國哲學家瓦爾特·本雅明曾這樣寫道:“人們就是這樣描繪曆史天使的:在我們感受到曆史鍊條的地方,他看到的是一個徹底的災難。後者把殘骸一個壓一個地堆起來,把它們猛摔在他們腳前。這個天使願意停下來,喚醒死者,把被打碎的東西變成一個整體。但是從伊甸園吹來了一陣風,這風是那麼有力地鼓起了天使的膀,以至天使已無法将翅膀合上。這風無可阻擋地将他推向他所背對着的未來,而他面前的廢墟卻離他越來越遠。這風,就是我們所說的進步。”在反思戰争時的文德斯試圖從人類之外的視角進行曆史慨歎,如圖片中這種坦率而冷靜的影像風格并不給出情緒卻彌漫情緒。因此,這個故事的設定雖像是童話,卻從一開始即傳達出如此氤氲悲傷氣息的基調,令我想到的是宮崎駿的另外一部作品——去年剛剛重映過的《紅豬》。主人公紅豬和文德斯塑造的天使達米爾有相似之處,同樣是在戰争過後在入世與出世之間徘徊的自我放逐者。而紅豬所見到的感傷景象則是片中極為唯美的一幕:同伴在炮火中失去生命後被他們所駕駛的飛機攜帶着上升,飛往一排令人震撼的、天空中的飛行員之墓。這也是一貫癡迷飛行元素的宮崎駿向飛行員這一或許是他理想中最自由的職業所給予的至高敬意:将ta們的墓設定在天空之中。

...
《紅豬》中天空裡的飛行員之墓

兩種童話的表現形式雖然一種直給、一種糖衣,但都指向這種關于戰争殘酷性的沉默悲鳴。

那麼救贖何在?當然是所有童話的母題,愛。

三、因愛而生的救贖

這涉及到了前面留下的小尾巴——童年時看到流星的哈爾,到底與它簽訂了怎樣的契約呢?我傾向于認為有兩個,其一是尋找到他的所愛(這也就解釋了蘇菲剛剛到達移動城堡之際卡西法竟然很聽話地聽她指揮),其二則是停止無謂的戰争(也就是為什麼哈爾的心恢複以後女王下令這場愚蠢的戰争要結束了),所以影片的高潮與結局其實是很簡單的四個字:以愛止戰。愛的魔法比任何戰争詛咒都更為強大。

...
童年時吞下願望流星将心髒交由火魔的哈爾

但我還想從偏學術性的角度來論述一下這一點。關于完整的人性,德國哲學家席勒認為“人既不僅僅是物質,也不僅僅是精神”,完整的人是:“感性沖動與形式沖動的統一”所達到的“遊戲沖動”。感性沖動“來自人的肉體存在或他的感性本性”,這種沖動所處的狀态是“充滿時間”的,是“現在”、是“有限”,而這種“充滿時間”就是“感覺”,肉體隻有在感覺中才是存在的,同時這種狀态還充滿了變化。而形式沖動則是“來自人的絕對存在或人的理性本性”,或是黑格爾所稱的“絕對精神”,主要的目的是“保持人格”,這種沖動要求“真理和合理性”,“它要使現實的事物都會是必然的和永恒的,并要使永恒的和必然的事物也都是現實的”。蘇菲無疑是感性的,影片中她的外貌會随着心理年紀的變化而變化,她代表了一種感性沖動,而始終保持反戰人格的正直的哈爾則代表形式沖動,二人的結合達成了美學層面的互補,而得以爆發出強大的遊戲沖動,所以他們才得以繼續在人生的漫漫長路上走下去,迎來幸福的結局。

...
影片的大團圓結局

再來說說文德斯,《柏林蒼穹下》的救贖在哪呢?依然是普通的一天,達米爾來到一個馬戲團,見到正在練習走鋼絲的女演員瑪麗安。她穿着有翅膀的打扮,有如天使一般。達米爾對她一見鐘情,在傾聽了她的内心秘密之後更是愛上了她。由于演出資金不足,馬戲團必須解散,瑪麗安獨自踯躅在路上,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迷茫。出于對瑪麗安的愛憐,達米爾做出了一個決定:他要變成一個凡人,和瑪麗安在一起,驅散她的消沉,分擔她的痛苦。根據剛才提及的内容,大家應該很容易明白,文德斯以達米爾代表感性沖動,以瑪麗安代表形式沖動,展現了兩種沖動分離所帶來的人生痛苦的體驗,并最終走向了“遊戲沖動”——一個完整的充滿審美的人生境界,當然媒介隻有是“愛”。

...
《柏林蒼穹下》結尾處,二人終于相遇彼此傾吐心聲

四、給大人看的童話

所以說,這些作品就不止是童話。有種說法認為世界上所有的童話都是寫給大人看的,也許随年紀增長每次重看這些所謂的“童話”都會有新的啟發吧。然而也有些童話是更為沉重的,比如我曾撰寫過書評的《獅心兄弟》,又比如文德斯的《柏林蒼穹下》續集《咫尺天涯》:其中,天使卡西奧也選擇了下凡,可是卻至終沒能逃過迷失與堕落的命宿,成為了一個世俗意義上的“壞人”。日本導演今 敏的作品《東京教父》也是如此,關于幾個邊緣人組成的奇怪家庭組合在聖誕夜為一個棄嬰尋找生父生母的故事,然而這部一改往日今 敏作品虛實相生,想象恣肆的風格,幾乎采用現實主義鏡頭,似乎在訴說着:世上一切所謂的神迹和幸運隻是虛幻,現實的救贖則是冰冷的,不容有失。

...
《東京教父》的海報,相比今 敏其他作品令人目不暇接的海報少了許多浪漫主義狂想的色彩

一如從來無法降臨的挽救人性的神迹,一如修複好的柏林牆也從來無法消弭的戰時舊瘡疤。

...
《咫尺天涯》中,下凡後艱難做人的卡西奧

五、可能性延伸:抑郁

講到了沉重的主題,我們不妨進行一種思考的延伸——如果《哈爾的移動城堡》講的是一個更為悲傷的故事呢?比如,關于抑郁症?蘇菲有沒有潛在的抑郁成因呢?有。第一,獨自生活、隔離的家庭關系:在片頭有情節是店裡的其他女孩子還有一位長輩一起出遊,她們邀請蘇菲一起去,但是蘇菲拒絕了,獨自在店裡修補帽子。之後她遇見荒野女巫的場景也是同樣,她獨自守店,變成老婆婆之後家人(存疑)來關心她,她說在生病把對方打發走了,可以看出她人際關系的淡薄。其二,心理自卑:蘇菲去找城裡的姐妹Betty,談話中聊到了魔法師哈爾,傳說哈爾會吃掉女孩子的心。此時蘇菲回答說“沒關系的,反正哈爾隻會抓好看的女孩子。”之後陷入了沉默。Betty說:“你又說這種話。”或許由此可見蘇菲對自己的外在條件一直很自卑,并且長期伴有類似“我不好看”、“不會有人喜愛我”的自卑情緒。其三,剛剛提及的戰争,對她造成的疏離感與隔絕感加深。這些都是症狀或明或暗的外顯,而那個追逐蘇菲的黑色人群令我想到2023年另外一部講述抑郁症的作品《深海》中的喪氣鬼意象:沒有實體、蔓延迅速、無孔不入的黑色小怪物。

...
《深海》中的喪氣鬼

而變老的蘇菲也可以解讀為一種軀體症狀的外顯:她變老後對自己的接納看似是接納,實則是符合了心底埋藏的“不美”“自卑”感。而治療的方式,則是讓她在哈爾的移動城堡中感受到接納、包容、愛與被愛,和發現自己的勇氣。那個小時候的哈爾所簽訂的契約,也許也已經包含了在未來他們彼此對對方的互相拯救呢?

...
蘇菲身後的黑色人群會是追逐她的“喪氣鬼”嗎?

六、作品複現的童年

接下來聊聊作品所複現的童年吧,宮崎駿似乎常常會在做動畫時選擇用童年治愈一生的風格,不論是這部還是其他帶有回憶舊時曆程影響到未來的相遇的作品皆是如此,這是許多藝術家所選擇、所表現的,比如杜拉斯在晚年的《情人》中一改意識流風格開始剖析自己童年時分舊日熱切之戀的永恒活力,進行深情的愛意的訴說,将久違的情感以爆發的方式去表述。提到這種追愛一生的故事就不得不提到今 敏的《千年女優》,亦然是因童年的緣分相遇起始,不斷奔跑、奔跑、直至暮年仍一追再追的故事。豆瓣有個評論說蘇菲“勇敢面對自己的時候是美麗的少女,退縮的時刻就變成殘年的老婦”,令我蓦然想到《千年女優》結尾,病床上已垂垂老矣的主人公千代子再次回憶起她追尋一生的戀人時那個令人感動震顫的轉場。

...
《千年女優》中病床上的千代子在憶起自己孩童時代觸不到的戀人後仿佛又變回了年輕的自己

我記得前段時間和朋友聊天,說好喜歡宮崎駿電影裡男女主曆經艱險後奔向對方然後奮力給彼此的擁抱,溫柔卻雷霆萬鈞。每個人内心都會有這樣溫柔的角落,讓我們像《千年女優》中的千代子一樣,甘願鼓起勇氣,為你而奔。

七、宮老的生命詩學

所以宮崎駿的生命詩學是什麼呢?

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這兩句話:

能心懷純真理想,能直面殘酷現實。

他對飛行一直有份獨一無二的執念,從《天空之城》到《紅豬》再到《起風了》,始終在朝向天穹的方向。用我很喜歡的一個冰島作家約恩·卡爾曼·斯特凡松的話可以高度概括其真谛:“生命本是一場穿透黑暗的白色飛行。”

最後的話:創世者與滅世者

然而,搭建了這一切童話的人最終也會是摧毀一切童話的人,現實總會在某一刻侵入,将大家從幻想中帶回。我最喜歡的一個例子是墨西哥導演亞曆桑德羅·佐杜洛夫斯基的《聖山》的結尾,關乎在經曆了所有冒險以後的自反。

...
《聖山》結尾打破第四面牆,揭示前述所有故事的不真實

佐杜想表達的是:我們所追尋的不隻是童話,是高于童話的另外一種真實。我非常喜歡我的友鄰棣曠老師的觀點,決定在此處作些轉引:我們不能被一直喂糖果,我們需要知道剖開心肝之後的世界是什麼樣子,是有生命的,會發黴也會生蟲子。老爺子為我們搭建了一輩子童話,最終他也選擇了向我們展示真正的真實,并且向我們做了振聾發聩的發問——《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我想,我們是時候回答了。

集大成之作,無愧于人生電影告别之作的美譽

參考片單:

剪刀手愛德華 (1990)8.71990 / 美國 / 劇情 愛情 奇幻 / 蒂姆·波頓 / 約翰尼·德普 薇諾娜·瑞德封閉空間雙峰 第一季 (1990)9.01990 / 美國 / 劇情 科幻 懸疑 驚悚 犯罪 / 大衛·林奇 杜維因·鄧納姆 蒂娜·拉思伯恩 蒂姆·亨特 萊絲莉·琳卡·格拉特 凱萊布·德夏奈爾 馬克·弗羅斯特 / 凱爾·麥克拉克倫 梅晨·阿米克封閉空間柏林蒼穹下 (1987)8.61987 / 西德 法國 / 劇情 愛情 奇幻 / 維姆·文德斯 / 布魯諾·岡茨 索爾維格·多馬爾坦反戰思想/愛的救贖紅豬 (1992)8.61992 / 日本 / 喜劇 動畫 冒險 / 宮崎駿 / 森山周一郎 加藤登紀子反戰思想東京教父 (2003)9.02003 / 日本 / 劇情 喜劇 動畫 / 今敏 / 江守徹 梅垣義明成人童話咫尺天涯 (1993)8.01993 / 德國 / 劇情 愛情 奇幻 / 維姆·文德斯 / 奧托·山德爾 彼得·法爾克成人童話深海 (2023)7.22023 / 中國大陸 / 動畫 奇幻 / 田曉鵬 / 蘇鑫 王亭文抑郁可能千年女優 (2001)8.82001 / 日本 / 劇情 愛情 動畫 / 今敏 / 莊司美代子 小山茉美童年複現聖山 (1973)8.71973 / 墨西哥 / 奇幻 冒險 / 亞曆桑德羅·佐杜洛夫斯基 / 亞曆桑德羅·佐杜洛夫斯基 霍拉西奧·薩利納斯創世滅世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2023)7.62023 / 日本 / 動畫 奇幻 冒險 / 宮崎駿 / 山時聰真 菅田将晖創世滅世

參考文獻:

陳柳彤:《<哈爾的移動城堡>:異化甬道裡的心靈尋根》,載《藝術評鑒》2017年第1期.

李朝陽:《<柏林蒼穹下>的詩意解讀》,載《電影評介》2023年第18期.

徐冬梅:《戰争機械與少女性的交錯——關于宮崎駿<哈爾的移動城堡>》,載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第32卷第6期.

[德]本雅明:《曆史哲學論綱》,張旭東譯,轉引自《文藝理論研究》1997年第4期.

[德]席勒:《審美教育書簡》,張玉能譯,譯林出版社2009年版.

其他參考資料:

友鄰 @棣曠 老師為《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撰寫的長評《喂糖果與剖心肝》,2024.

大衛·林奇接受的關于《雙峰》系列劇的訪談,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