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國内本科畢業、剛來到美國留學半年的少不更事、稚氣未脫的我,第一次看了這部電影,深感共鳴,深以為Nadine就是性轉版的自己,因此寫了這篇名為《17歲的你以為全世界都與你為敵,實際上全世界don't even give you a shit》的影評。
兩年後,在美國經曆了各種挫折與不順,最終設法度過低谷并艱難在美國立足之後,再次回看這部電影,突然發現,兩年前自己所共鳴的那些點,如今完全無法共鳴了。甚至每一處Nadine與他人産生矛盾沖突的時候,我不是像原來一般感歎并表達對當時境況的無奈,而是深深認為,每一次沖突,都完完全全是由Nadine的任性與所謂的棱角分明導緻。越看到後面,甚至越會感歎,怎麼會有這麼任性自私、不考慮他人感受的幼稚孩子啊。
和很多人相比,Nadine的生活真的可以用還不錯來描述了。一家人住在帶泳池的大house裡,這在美國已經可以算是經濟條件還不錯的家庭(不是所有家庭的院子裡都有泳池的)。即使在Nadine那麼孤僻、任性的性格下,她依然有很多愛她、支持她的人。或許她自己隻認為爸爸是世界上唯一愛她的人,可媽媽也一樣無時不刻在用自己的方式,想要幫助Nadine走出陰霾;閨蜜Krista在Nadine各種發癫、情緒失控的時候,依然願意陪伴在Nadine身邊,希望幫助Nadine調節情緒;看似光彩照人的哥哥Darian,無論自己多忙,都會回到家幫媽媽處理Nadine留下的爛攤子;無時不刻不在毒舌的老師Bruner,每次拿Nadine打趣的時候,實際上也都是别出心裁地在引導Nadine進行自我調整。當然,Nadine确實也是在童年時期受到了霸淩,但無論中美,童年時期受到霸淩的人數不勝數,也包括我,所以可能唯一最大的不順,就是最愛自己的爸爸英年早逝。
在這樣已經算是還不錯的條件下,她沒有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而是自怨自艾,不積極進行自我調成,反而任由自己的任性、小脾氣野蠻生長,放任自己的鋒芒去傷害别人,尤其是關心自己的最親近的那些人。就這樣一個不懂事的孩子,真的值得甚至配被愛嗎?
可是,當我想到這些的時候,我突然又回看我兩年前寫的影評,我突然意識到,我上面的所有想法與分析,每一條都是基于一個已經步入社會、被磨平棱角的成年人的經曆與見識得出的。每一條都不是一個涉世未深的高中生,尤其還是我們這種國内高中培養出來的隻會念書、心理晚熟的小孩子,能思考出來的。所以,當我能認為Nadine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是無病呻吟、是自作自受的時候,是不是就說明,我的心境早已沒有當初那麼年輕,我和當時的自己,已經有了代溝了呢?我是否也變成了小時候讨厭的那個圓滑世故的成年人了呢?
也許,在進入社會之前,我們在時間的推移下不斷長大;進入社會之後,我們便隻會在時間的推移下不斷變老。我将越來越難以與這部片子産生共鳴,我也永遠無法再次回到那個能與這部片子共鳴的時候,還有我的生命中直接與這部片子對應的那段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