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員找内奸”到“觀星夫婦”發糖又開虐,由嘉行傳媒、完美世界影視李峥工作室出品的《趁我們還年輕》的讨論度收視率一路走高,拿下CSM55城省級衛視黃金劇場收視率第一。收官之夜,#電視劇趁我們還年輕#話題閱讀量超14億。還拿下了微博電視劇實時榜第一名。
追劇網友紛紛感歎“神仙友情”、“神仙男朋友”。
沒有廣大觀衆最反感的狗血國産劇橋段和口号式“奮鬥”,《趁我們還年輕》打破了偶像劇的種種套路:職場上身居高位也要親臨一線,動辄加班熬夜“996”;十年友誼不撕逼不造作,日常互損但絕對有難同當。
從職場生活到朋友間相處模式,都讓人真情實感覺得“是我沒錯了”、“是誰在偷窺我的生活”。
青春勵志劇當道,符合年輕觀衆的觀劇取向。而《趁我們還年輕》講述“後青春”一代的勵志與夢想,采取“職場+青春+勵志”的模式,切中年輕受衆的精神需求,傳達奮鬥、拼搏的青春正能量。
“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年輕人的熱血勵志、追求夢想是這個時代每個中國人的心聲,也是時代洪流中的最強音。歐洲老齡化現象嚴重、日本年輕人中盛行“宅文化”,唯有中美兩國,崇尚奮鬥,都市年輕人保留着青春的熱忱。所以“趁我們還年輕”,看着這樣的勵志劇去追夢,是正确而幸運的。
一直以來,嘉行傳媒以年輕化的屬性風格推出了多部生活都市劇,從《翻譯官》《漂亮的李慧珍》到《談判官》,劇集中始終貫穿着正能量,對于女性獨立等社會話題予以關注和讨論。這次《趁我們還年輕》由職業視角切入,感情線友情線并行,又憑借層出不窮的金句升格價值觀落點。
“後青春”都市群像,最真實的友情羁絆
“前有功成名就的70後,後有天不怕地不怕的90後,整個就一夾縫中求生,想出頭就一個字,難!”
正如這句台詞所說,《趁我們還年輕》講的是“後青春”一代的故事。
“後青春”是什麼概念?
青春是一種态度,與年齡無關。雖然已經度過了理論上的青春期,經曆了很多,但保留了青春期的熱血和初心,依然可以活出精彩。《趁我們還年輕》聚焦的正是這一群體。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看清了生活真相,卻依然熱愛生活的人。
劇中,樊書臣、林子渝、史唯聰、紀絢麗、李泱泱五個人大多都是“後青春”一代,三觀和奮鬥目标類似,加上成長經曆有重合部分,看似個性迥異的五個人産生了深厚的友情羁絆。
在這個“五人行”的組合配置中,樊書臣是“萬能控場王”、“穩重擔當”;林子渝是一路成長的“叫闆小萌新”、“努力擔當”;史唯聰是“媽寶小機靈”,也是“搞笑擔當”;紀絢麗是“抓馬女王”、“門面擔當”,李泱泱是“愛拼女漢子”也是“勵志擔當”。
五種各具特點的性格,沒有十足的“完人”,但因為有“瑕疵”、有特色而更富有“煙火氣”,總有一款能讓觀衆對号入座,産生共鳴。
職場精英樊書臣,3集下來安撫了小商販、救了啤酒節活動的場,又搶回了純秀的項目,是公關界“偶像般的存在”,但面對愛情又像大多數男青年一樣束手無措。
從小沒有父母陪伴的林子渝,輾轉在各個親戚家,隻能表現得很乖,“這樣子才可以沒有什麼存在感”。這樣的林子渝,柔弱但并不懦弱,敢于叫闆自己的領導,也敢于攬下大項目的設計工作。
性格大大咧咧的史唯聰,工作上是公司的“腦洞達人”,生活中也是重情重義的朋友。在洛宗良利誘時擺明立場,了解于總上位的真相,知道老于是個不簡單的角色,唯聰也開始保護書臣,希望幫他分擔。
時刻保持妝容精緻的經理紀絢麗,每天6點鐘起床梳洗打扮,以公司門面标準要求自己,但在愛情面前缺乏自信,小“作”不斷。仿佛能從她身上看到無數個奮鬥在大城市,需要早起化妝、趕着上班的白領女孩的影子。
工作上雷厲風行、爽朗幹練的李泱泱其實是母胎solo。當周圍的朋友陸續都找到了對象,全世界都彌漫着戀愛的酸臭,隻有她還散發着“單身狗”的清香。
相知十年的老友之間,有事鼎力相助,無事互損拆台,是當下年輕人之間最真實的相處模式。彼此之間“矛盾不隔夜“,偶爾冷戰也是過幾天就好,拒絕誤會。
“團欺”史唯聰先是聚會遲到,又因為提到前男友破壞氣氛惹惱絢麗,
本以為一場撕逼在所難免,結果卻是被其他三人“坑”了頓“天價早餐”,矛盾輕松化解。
安慰絢麗時“彩虹屁”一串又一串,
面對挑事者倒也毫不犯怵,闖了禍,連逃跑都默契十足,堪稱教科書式的友情。
在嘉行傳媒以往制作出品的劇集中,也不乏心态積極、個性獨立的角色:《翻譯官》中倔強聰慧的喬菲、《漂亮的李慧珍》中樂觀努力的李慧珍、《談判官》中自信嚴謹的童薇。《趁我們還年輕》中的五人幫延續了此前角色“三觀端正”的傳統,以積極、樂觀、獨立的形象抵達受衆、感染受衆。
感情線不是唯一,趁年輕先“搞事業”
生活以戀愛為中心是許多國産劇對“青春”最大的誤解。
打着“職業劇”的旗号,内核卻是都市男女戀愛。
都市年輕白領是公認的學曆高、能力強,在工作上能獨當一面,偶像劇中的“戀愛腦”并不多見。
在《趁我們還年輕》裡,觀衆能明确感受到戀愛并不是他們的唯一。公關公司的職場新人林子渝日夜颠倒,盯現場、改策劃、聯系媒體,前20集都沒怎麼顧上和領導樊書臣的感情線;主編李泱泱偶遇了來報道的“小奶狗”下屬,按套路兩人已經擦出火花,但接下來的劇情卻是李泱泱一步步指導“惹禍精”鞏曉亮成長為獨立撰稿的記者。
目前的一些影視劇中,除了妖魔化白領的形象,涉及職場專業部分的劇情與現實脫節也是一大通病。總經理、董事長呼風喚雨,下屬們則永遠在當鹹魚、聊八卦,常年不加班不開會,工作狀态着實令人羨慕。
《趁我們還年輕》中的職場生态更貼近現實:加班、背鍋、吐槽甲方,還有開不完的會和亂糟糟的辦公室。
一部合格的職業劇,應當真正帶觀衆走進職場内部。
《趁我們還年輕》體量雖小但“五髒俱全”,對菲林公關公司、環球體育雜志均有介紹。
樊書臣、林子渝、史唯聰所在的公關公司,第一集就遇上了危機,樊書臣臨陣救火,調用所有新媒體推廣資源,一頓操作,
終于在客戶鬧事之時四兩撥千斤。
李泱泱任職的環球體育雜志,從紙媒轉戰新媒體,是當下媒體融合大勢的投影。
出身貧寒、沒有背景的記者李泱泱,憑借“永遠在一線”的精神赢得尊重,從新人記者升職主編,最後成為總編。
“隻有先樹立目标,才會把事情做得更好”、“公關最重要的是服務意識”、“承受該承受的壓力,這是成年人的必修課”……作為一部職場新人手冊,《趁我們還年輕》中沒有無緣無故的升職,或者過度理想化的職場環境,隻有嚴苛殘酷的職場法則和成功經驗總結。
超減壓金句台詞,直戳笑點痛點共情點
父母對子女的無私關愛也是近年來影視劇中數見不鮮的話題。傳達得好,全民感喟;傳達不好,很容易淪為“聽過很多但依然過不好一生”的大道理。
《趁我們還年輕》選擇了冰箱作為切入。史唯聰父母事事以兒子為先,典型的中國式父母。而被慣壞了的史唯聰打開冰箱,才發現了母親的秘密。
“我們家的冰箱真的非常神奇,裡面什麼都有,但是我到今天才發現,原來裡邊就是沒有我媽自己的東西。”這是他第一次好好觀察自家的冰箱。
熒幕前的我們有沒有仔細看過一回家裡的冰箱呢?答案應該不難猜。習以為常讓我們忽略了多少靜默的愛和溫情?
幼時缺乏父母陪伴的樊書臣這樣安慰和朋友鬧矛盾的小男孩:“等你長大了就知道,這個事是你經曆過所有的壞事中最最最最輕的事了。當大人以後啊,就不可以想怎麼樣就怎麼樣,更不可以随便露出這種世界末日的表情。”
你也是這樣吧?從懵懂無知的孩子成長為不動聲色的大人。成人世界行為準則第一條,就是不能輕易崩潰。孩子才會随便崩潰,成年人要自我消化掉脾氣和壞情緒,在人前展現微笑、平靜,甚至冷漠的一面。
乍看之下,《趁我們還年輕》是減壓好劇,“反正天塌不下來,我永遠是那個人見人愛的史唯聰”這類搞怪台詞和朋友間默契的互動,都能輕松逗笑觀衆,
但看下來又能發現,劇裡的許多台詞耐人尋味,靜水流深。
跳出沉悶刻闆大講道理的窠臼,《趁我們還年輕》兼有意味深長的金句和輕松搞怪的台詞,用年輕化的語态傳達了年輕人在為生活事業奮鬥的過程中辛苦并快樂的樂觀心态,直戳笑點;而關于創業、買房、婚戀觀的讨論,又是正面迎戰當代人痛點;針對女性獨立、父母之愛提出的觀點,溫暖治愈,引人共情。
深挖笑點痛點共情點,拉近觀衆與角色的距離,告别“誤讀”和“套路”,正能量滿滿的《趁我們還年輕》在“後青春”、“職場”的底座上,加蓋時代意義、現實價值的高樓。
這正是近年來嘉行傳媒努力的結果。
2016年,都市情感劇《親愛的翻譯官》成為年度劇王;2017年,《漂亮的李慧珍》作為當時國内少有的職場減壓暖心喜劇成黑馬,拿下金鷹電視藝術節優秀電視劇獎;同年《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大爆;2018年《談判官》在雙網引爆收視和流量。被稱為“爆款制作機”的嘉行傳媒向市場輸送了一批植根于中國文化主流價值觀的劇作,講述一代人的青春、成長、夢想。
2019年,嘉行傳媒又出品了後青春時代都市勵志劇《趁我們還年輕》,展現“後青春”都市圖鑒。滿足大衆輕松觀劇的需求的同時,對熱點話題、社會痛點進行關照。劇中人物形象的價值觀念、精神追求與行為方式的選擇,是對“後青春”精神譜系的描摹,又傳達出積極、樂觀、獨立的生活态度,具有現實感染力。一為“鏡”,反映現實,二為“燈”,照亮現實。
這批經過市場考量和觀衆認證的作品,見證了嘉行傳媒的初心,亦建構起了一種反映現實、引領現實的雙向映照,為國産都市題材電視劇的創新發展作出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