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時候總覺得導演為了表現戲劇沖突,将電影中的反面角色塑造得太誇張了。現實中真的會有像校長雙胞胎和教導主任那樣歹毒的人嗎?就算有,又真的會那麼湊巧聚在一起,對說不了話的孩子下如此毒手嗎?

看完又倏然一想,也許人性的下限就是有如此不堪。

不信你再想想素媛案、想想張紫妍案、想想N号房。在中國,也還有無數的婦女和兒童在看不見的地方被拐賣,也還有知識分子在為他們辯護。

電影中,校長和主任為了掩蓋事實,逃脫懲罰,不惜動用一切權力财力,到最後面對鐵證如山也隻落得了個輕判的下場;主角則不斷被威脅、被利誘、被辱罵,除了那些孩子沒有任何人支持他們。

我想到了另外一部電影《光榮之路》。裡面講述的是一名将軍為了懲罰戰場上逃跑的士兵,挑出三個人來處以死刑,以達到“殺雞儆猴”的效果。

不過那位導演比金東赫要高明得多。此片處處在表現孩子的悲慘、校長的醜惡、主角的善良,以達到在感情上與觀衆共鳴;《光榮之路》則将個人的悲慘轉化為國家、體制的利益,不慘雜一絲感情,理性到幾乎冷酷。

是否終有一天,人性的醜惡不再需要掩護,個人的命運完全交由上層階級主宰?

假如真有那麼一天,我想還是會有人敢于站出來反抗這些不公。

正如影片中引用海倫凱勒的那句話: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是既看不見,也摸不着的。

那就是良知。

良知的價值,不與一個人的國籍、職業、出身有關。它也許不會給你帶來任何好處,甚至會給你帶來殺身之禍。

但有良知的人大抵是能感覺到自己的價值的,因為他們明白他們在做自己。人擁有良知,才不會被世界改變,電影說的大概也是這個。

因此,人應當明白什麼是良知。

比如戰争不應該得到鼓勵,美國不應該入侵伊拉克,俄羅斯不應該入侵烏克蘭;比如女性在任何意義上都不是男性的附屬品;比如集體利益不能淩駕于個人利益之上,否則人就會被“英勇犧牲”。

我們的孩子應當先學會這些,學會擁有良知,再去服務體制。否則教育就是養奴隸,一旦人變成奴隸才有價值,那麼《2012》中的山崩海嘯、火山噴發也不過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