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看生活大爆炸我是當下飯劇看的。(真的很喜歡情景喜劇,劇情發展得沒有那麼快,固定的人物,想起來了就可以來兩集,不會感覺到脫節和迫不及待的好奇,一整個舒服!)但是越看到後面,越發能體驗到電視劇不同于電影的不一樣,人物會豐富、飽滿很多,還有很多的細節。甚至到了後面,從繁瑣細節中沉澱出了深度。

我是先看完《小謝爾頓》全集才看生活大爆炸,所以對謝爾頓的很多行為會有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就算如此,依然覺得他很多地方實在讓人難以理解和忍受。當謝爾頓還很小的時候,他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模式已經足夠“特别”了,所以交朋友和融入大家對他來說挺不容易。沒想到他長大之後,他的很多特點沒有被社會同化和改變,反而是更加自我和明顯,證明他内在确實對自己足夠認可和堅定哈哈哈哈。

幾個主角真的一個比一個邊緣,跟媽媽住在一起的媽寶男,不敢跟女生說話的社恐阿三,事兒逼謝爾頓,也就萊納德稍微normal一點。都算是社會精英,但是都非常屌絲,集體阿宅。但是看到後面卻感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和可愛之處。

【1】萊納德雖然成長在高知家庭,但是父母離異,媽媽不近人情還一直拿自己做實驗,雖然事業有成,但是老被損友損。渴望親密關系中的認可、被接納、還因為普通的外貌有一些自卑。但是他是這群人中最溫和、最親切、最靠譜的,心地善良、聰明、沒有攻擊性。要說萊納德為什麼會成為謝爾頓最好的朋友,有一些性格底色上的适合,也有一些巧妙的情節安排,一開始大家都不喜歡謝爾頓,隻是萊納德的朋友,可是謝爾頓一開始就救了大家的命一次诶!沒辦法,忍一下。

【2】說到謝爾頓,他是絕對的主角,也是絕對的怪咖。小時候頂着一張無敵稚嫩可愛的臉,做出各種難以形容的事情,還有一些可愛。長大了之後,基本就隻有難以忍受了。但是謝爾頓首先救了大家,給了故事繼續展開的合理性。看到後面真的很難不喜歡他,雖然他那麼奇怪,但是他隻是在做自己,很多的東西他也确實是無意為之。他會在朋友心情不好的時候做熱飲,也會在做錯事的時候立即道歉,有時候即使并不認可也會做符合社會潛規則的一些妥協……最根本的是,他确實是一個很好的人啊。在互相的人的認可的基礎上,其他的性格、習慣,确實是次要。人和人就是這樣,隻要跨過了一開始的門檻,空間就很寬敞了。

【3】謝爾頓和萊納德算還有一些可取之處,拉傑和霍華德算純屌絲,甚至有時候感覺有點惡心。可能好兄弟一起談論漂亮女生、談論對美女的渴望的時候真的有點太過真實了。想到了今天一早看到的新聞裡的一條評論,在男演員是男演員之外,其實他就是一個普通男人,不找媽媽不同意的女朋友,找能伺候自己對自己性價比最高的老婆……一方面這些都是事實,不要對(男)人有太多幻想。但是另一方面也不要有太多的偏見和定義。

拉傑後面有所成長,變得開朗一些了;在這群朋友中雖然有時候會受點欺負,但是也很關心大家總是出謀劃策出錢出力,不愛計較和抱怨;雖然喜歡一些女性化的愛好,但是很有同理心;雖然和狗狗過度親密,但是誰能不愛狗啊!而且總比冷血、傷害小動物好。而且雖然他每次的戀愛嘗試不一定順利,但是他其實一直挺真誠的。雖然不斷在換,但是不是因為喜新厭舊,隻是被甩或者有時候不合适,不斷探索代表的是對自我的不斷探索、對幸福的不斷探索、對愛的渴望和相信。所以能說他是屌絲嗎,人家高學曆社會精英。能說他是屌絲嗎,好像也還好,誰又能一帆風順呢,誰能一開始就遊刃有餘呢。要允許有成長的過程,允許不完美。

【4】霍華德不是我說,一開始真的有點誇張,機器人手臂,這不純變态嗎。不過要說呢,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怪癖。可能長期單身人确實會變奇怪,就像長期不吃碳水人情緒會不好一樣,基本的需求得不到滿足人就會尋求一些其他的方式或者有一些表現。雖然我還是覺得一開始的他奇怪變态,但是如果我是男的、如果我是他,可能也那個死樣子。但是後面戀愛和成家之後,其實他還是挺好的。學會了專一、學會了責任、學會了互相理解……人是在和他人的不斷碰撞中不斷成長的,不能要求一個人一開始就懂很多。

【5】潘妮是一開始就出場的,有點典型的美國妞,又性感又漂亮又大大咧咧的,是我小時候對很多歐美美女的印象。開始她隻是一個美女,會不換很多男伴,美女,早期,難免,不斷嘗試才能更加明确自己要什麼。但是随着劇情的展開,她變得更加完整豐富有血有肉了。也有成為演員的夢想,也有追夢受挫的迷茫,雖然被萊納德迷戀但是偶爾也會沒有安全感,雖然是美女但是對人平和尊重,有時候也會有點脾氣但是心地善良随和,老家的寵物死掉也會很傷心,被愛但是也會包容和付出,要見萊納德的父母也會忐忑和自卑……特别開心看到她交到了真正的好朋友,也在事業上不斷進步,真的很好。

【6】艾米也是很邊緣的類型了,雖然很聰明學習好,但是外貌普通,屬于青春期不太受歡迎的女孩,甚至會為了合群而讨好。跟潘妮相處的過程中也會有一些過度付出的行為,比如送對方一張大大的畫,肯定不算是得體的恰當的行為,甚至會讓對方有點尴尬和難以接受。人在有需求、有渴望的時候,會有點用力,但是真的很真情實感啊!比起合适比起得體,這難道不是一種可貴嗎。壓抑自己的需求、假裝不在意、把自己裝在罐子裡,并不體面。在需求已經得到滿足之後,想要再産生深度的鍊接,了解到人在體面之下的獨特,反而是一種奢求。
很多東西本來就不能共存,不完美,也很可愛。

【7】博納戴特也是我比較喜歡的一個角色,聰明、矮小、尖嗓子,青春期也不算特别受歡迎的類型。一開始有點害羞,但是對于感情她比較主動、勇敢,說出自己在意的、想說的。對于工作,她讀到了博士,有很好的工作,還敢于争取自己想要的。比起她一開始的甜美可愛,我更喜歡她後期的憤怒和野心。因為她不需要再讨好任何人,在意自己的感受,全力支持自己實現自己的渴望和目标。真的很有生命力。

對于男的,我不覺得簡單地給一個人貼上一個“渣男”“變态”“屌絲”的标簽是合理的。女生角色倒是基本都挺喜歡的。人是流動和變化的。誰都有做好事的可能,也有做壞事的可能。很多人其實也隻是做了不對的或者錯誤的事情,很多人不是更壞,是得到了更少的理解和愛。人是複雜的立體的,人和人的相處具體碰撞出來什麼,影響的因素也很多,人和人不一樣,沒關系,很正常,人可以和而不同,也可以各自就是獨特的自己。總之,各自立場,互相體諒,用心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