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阿Q正傳》

1⃣️開端•初印象

其實扪心而言,對于小說本身,一開始讀的時候不是那麼喜歡的,因為覺得阿Q身上複雜的性格品質自己很難讀懂,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可是看完電影再讀小說,似乎多了一層隻好說是朦胧的理解,不太分明,确實深入些許了。要是說羅曼羅蘭讀懂了阿Q的全部,那我隻好是淺淺看懂了人物的一小角。

魯迅先生作序時的心理旁白,那神情深深的印記在我腦海,那種慢,那種靜,那種無以言表。很用心的感覺,把電影和文字一起咀嚼,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有點沉悶,有些許的悲涼。故事感慢慢包住那個慢慢走入人物的還有點沒睡醒的我。

2⃣️大家眼中的阿Q

走進阿Q人物本身,其實層次是很分明卻又朦胧模糊的。阿Q本人,是有些自負自大在身上的,自輕自賤,自欺欺人,欺軟怕硬,盛滿着奴性屈服懦弱,典型的魯迅式麻木不仁,獲勝的法寶是精神勝利法。大多數時候,阿Q是失意的,這時他總是這樣安慰自己:被人打了,自己打不回去,便掄自己倆耳挂子,感覺是自己巴掌打的,不是别人的巴掌。電影裡最令人發笑的片段之一當屬——打自己的人,都是在兒子打老子。對于能欺負的,阿Q卻也一樣不放過,他不就欺負着小尼姑麼?柿子撿軟的捏。如此劣根性的自我麻醉,放在哪一個時代都是十分現實的。而自我寬慰卻是要以辯證的目光加以審視的,看到很多評論說阿Q的精神勝利法怎樣怎樣,私以為不完全的貼切。

在這裡引出一個問題,關于吳媽的正經。其實事件本身,阿Q他太直白,太順應自己的原始欲望。捏過小尼姑的臉後他覺得自己該有個女人,于是把吳媽的平常行為都看成了忸怩作态的男女歡情。他以為吳媽說他是天下第一傻瓜是對他生了情愫了,卻不知道人家說的是真話,畢竟吳媽是個寡婦,是個被封建貞潔觀束縛的底層婦女。在阿Q說我要和你困覺後吳媽吓得要鬧上吊,而未莊的女人們從此也躲着他走。那個時候的貞潔觀念害得或許也不隻是女人,同樣也束縛着表面上占領着主導權的男人,束縛着兩性間的正常交往,那兩性之間的正常理解就變成一種真真實實的奢望了。

3⃣️斷子絕孫否?——否

當然花開兩朵,其實阿Q也并非遊手好閑,好吃懶做,在這個人物身上,魯迅先生也描繪了令人滿意的一面,阿Q繼承了我們這個民族的勤奮能幹,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他是短工,但是工作認真,做什麼都是小農村人認真為大戶人家賣命的那一套,這也是那個時代的鮮明的特征。那麼這個人物身上不太多的有點與陽光面,其實也是值得學習的,至少他有時代的價值,正如魯迅先生說的,阿Q并沒有斷子絕孫,他的後代繁衍不息,如果把這個繁衍不息理解為中國人血統裡的勤奮能幹其實也不失為一種不錯的解讀,略顯片面卻也挺合理。

他雖然有他的可悲之處,但從他身上我還是看到了光輝的一面。阿Q雖然處處受狐朋狗友們欺負,但是他“發了财”之後還是願意請每個人一斤酒;阿Q夢到自己翻身成為了革命黨人,可以處置趙老太爺一家,我相信他從心裡是十分恨趙老太爺一家的,但他考慮了一番說:“殺不殺,殺頭總不好,對,打他們的屁股。”,其實這裡和原文的描述是有些小出入的,個人認為電影處理的會比原著更貼切現實生活,阿Q的形象在這一個小劇段裡也更加飽滿圓潤,打心裡是有溫情的,雖然不太多,可是和後面冤假錯案殺了頭反差确實是鮮明。

4⃣️再看精神勝利法

身為底層,在階級已經固化,幾乎沒有可能靠正常的個人奮鬥實現自我價值和夢想的時候,思維不同,差距太大,平頭小百姓基本不可能翻身,人是需要有些啊Q精神才能活下去的。如果連這點精神都吝啬的不肯賦予阿Q的話,是不是也過于有些殘忍了不是?這隻是一個底層麻痹自己的一種手段,而那些看不起他的人,何嘗不和他一樣的卑微無奈,都是被曆史的潮流裹挾着被迫着苟且着掙紮着活着一口氣。看到現在的社會生活,如果帶着樂觀的眼神去看看精神勝利法,似乎在時代的背景下,倒也并不一定絕對是一個完全的壞事。有人内卷有人網抑雲,那麼适度的精神勝利法躺平似乎也不失為一種另辟蹊徑。

5⃣️群像——憶孔乙己

“城裡人都在說,槍斃到底沒有殺頭好看,阿Q直到臨死,一句戲文都沒唱,大家都白跟了一趟。”

“唉,還欠我45文酒錢沒給呢。”

“阿Q他死得太窩囊了。”

“不能這麼說!他不是也喊過一句:’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麼?”

“可他到底沒唱一句戲文呢。”

“我看呢,阿Q哥還是一條好漢!”

電影裡為數不多的場面描寫是酒鋪子的場面,這個場面也承包了不少笑點,可是笑到最後卻也是能讓人流下點悲怆的淚水的。其實看到這個情節,很難不聯想到《孔乙己》,雖然對《孔乙己》原文的描寫已經忘卻些了,但是酒館,賒賬,蘭花豆确實很有印象的。在故事結尾阿Q被處死之後,酒店老闆慨歎阿Q還欠着自己四十五文錢(應該是四十五文)無奈地将阿Q的名字從賒賬單中劃去,其實這個小細節包含了很多可讀的地方,感覺上和小說《孔乙己》很像,或許可以說是文章或影視的一種成功的借用。 阿Q死的不明不白,旁人卻覺得是明白的,隻是不太盡興,不太熱鬧,因為和以前的方式不一樣了,大相迳庭了。酒鋪子裡大家照樣子喝着酒,沒有一個人替阿Q惋惜。很好的喻示阿Q對于衆人來說的可有可無這一悲怆的事實,這一點和孔乙己是如出一轍的,捧腹之餘是無奈是時代的眼淚。

6⃣️“阿Q”們

有的時候細想想,在嘲笑阿Q的同時,誰又何嘗不是自己的“阿Q”呢?第二個“阿Q”并不單指底層人物的縮影,而是每一個值得被諷刺的可惡又可悲的衆生,或許諷刺和可悲形容是矛盾的,但是魯迅式的筆法下,确實貼切的完整。這裡深層次廣面上的阿Q可以是過去瞧不起阿Q、在阿Q發了些小财後又對他敬重起來的阿Q的“朋友們”,也可以是那些小鎮上的性情怪異的女人們,可以是時時找借口勒索窮人的很沒有臉的完全是個壞人形象的土地保,可以是有了錢就娶小老婆見錢眼開麻木不仁吝啬至極的趙老太爺包括他那同樣劣根的太太,可以是去了趟東洋回來就滿口蹩腳英文的假革新者“假洋鬼子”,誰在聽到hello和goodbye之後能不笑一下呢?

時代雖然不停的向前,浪潮總是快的離譜,可是人性确實變了又沒變的。

一個人社會地位的改變,一個時代新潮的出現,一群榨幹臨死者最後利用價值的囚犯,在街道兩邊湊着看熱鬧的村民。兩聲槍響之後,全村人哄起的歡呼,烏合之衆的快樂,沒有理由,不需要理由,隻要所有人參與其中,借着大家夥的力量,就是潮流,就是生活中可供消遣的趣事。

7⃣️内省外觀,悲喜交加

前些日子看到兩個名詞,分别是“内省”和“外觀”。我想魯迅先生文章的内核是值得好好推敲的,在當今時代的背景下,我認為阿Q更多代表着一種“内省”,我們需要有“人能克己身無患,事不欺己心自安”的思想境界。感覺阿Q要是能足夠“自省”,或許也不會那麼可悲。而在對立面的是“外觀”,一個人面對外面的世界時,需要的是窗子。村子裡的别的旁的人應該是所謂的“外觀”的對立面。外觀要澄明,理性地審時度勢,因勢利導地做出預測,而小鎮裡的人不太能合理的外觀,真是很奇怪,但又不奇怪。身邊很多人都有不能處理好内省和外觀的毛病,都說“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種失敗,自己揭下面具是一種勝利。”那麼從阿Q身上,他的勝利可以說是能看低自己,我覺得這有的時候是必要的,低姿态在生活中常需要一些,至少妄自尊大肯定是個貶義詞。而他的失敗或許可以說是精神勝利法,沒辦法自我揭露自我内省反思,當然外觀也不太行。

造成人物悲慘結局的因素太多了,主觀客觀,自我環境,人物時代,交織糾纏難以理清。但是落實到當代,借鑒意義非凡,我們每個人都是阿Q的後代,時不時不知不覺成為他的後代,時不時也會精神勝利,也會看看熱鬧也會人雲亦雲,這就是飽滿的中國人,我們同時也勤勞能幹抱有良知。這一切的一切,以形喜實悲,喜劇的場面,可笑的愚蠢,隐藏着深刻的悲劇手法表現出來,冷幽默可以把人拉回到對現實的不斷思索。

8⃣️尾聲•深印象

做個語文閱讀一樣的總結,《阿Q正傳》通過形象飽滿的人物阿Q最大程度的從不同的方面多角度揭露社會,反映了國民性的弱點。是魯迅的一種呼籲,要改革社會重鑄國魂,是一種革命熱情。小說典型的揭露了那個特定曆史階段中國人的精神面貌。也正如《孔乙己》《祝福》一般,用其諷刺手法,在這個“吃人”的社會,國人的靈魂該如何被拯救。作品這種形喜實悲的悲喜劇色彩,産生巨大的藝術魅力,餘音繞梁,感受難以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