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馬男波傑克》中,莎拉琳恩的房子裡挂了水中的奧菲莉亞畫像,隻不過奧菲莉亞變成了莎拉琳恩自己。莎士比亞為奧菲莉亞寫的歌詞,也成為了他的谶言:
「她口吟古老的謠曲,片段,聲聲,
彷佛全然不覺自己身陷危境,
彷佛她原本就是水裡長水裡生。
俄頃,浸了水的衣服漸漸沉重,
可憐的人兒,輕歌一曲未盡,
已葬身水下泥濘。」
不僅吻合莎拉琳恩的歌手身份,也暗示了嗑藥過度步步逼近的死亡。畫像中奧菲莉亞被定格在将死未死之時,身上衣裙和發膚還未腐爛,以浮屍的姿态全然接納凝視。可以說這樣病态的美感,正是死亡轉換成媚俗最極緻的呈現。而莎拉琳恩也正是如此。
比起劇中主角波傑克亟欲洗刷标籤、渴望在大衆視野内重新定義自己,莎拉琳恩更多時候隻是接受他人的凝視,譬如拍色情裸露MV,獲得奧斯卡獎時也并無太多證實自身能力的喜悅。
莎拉琳恩過早的被演藝圈殺死了。他童星出身,在還沒有建構出完整的自我認同時,就先被反複無常的劇本和人際關係摧毀殆盡。他不像黛安或是PC清楚地認識到所處的環境,更多時候隻是随波逐流,偶爾乾笑一兩聲應付波傑克的冷笑話,随着年華老去逐漸淡出大衆的視野。唯一攥緊在手中的東西,也僅有成為建築師和一點點喜愛天文館的念想。他從來都是被動地讓人凝視的。
2.
可以說,整部劇因為莎拉琳恩之死劃成了兩個部分——前半部分,波傑克對抗一切既定的事物,他對抗标籤、對抗凝視,同時也破壞所有可能對他造成固定印象的事物。在《鬼馬奶爸》情境劇火紅了以後,他渴望在新的節目《馬男波傑克秀》中讓觀衆看見自己,而非《鬼馬奶爸》中的「那匹馬」,他甚至在表演中排洩在《鬼馬奶爸》的光碟片上。這樣極具破壞性的行為,可以說是前三季的主基調。
但諷刺的是,波傑克一方面憎恨标籤,一方面又沉迷标籤帶來的巨大成功——黛安為他寫的自傳,裡面充滿了他不想公之于衆的短處,卻使他得到了金球獎;《一代驕馬》最後拍成了媚俗喜劇,使用最新科技合成所有波傑克的戲份,卻使他擁有了角逐奧斯卡的資格。而他對這些本應排斥的事物授予的桂冠來者不拒。并且無論波傑克如何進行破壞,他的形象依然以驚人的速度在觀衆眼中凝固——黛安說,他想要在書中塑造出真實纖細的波傑克形象,就結果而言并不成功,數量可觀的書粉隻為了獵奇而來,并把一切波傑克的作為解讀成「Classic Bojack」。于是,這本自傳以極快的速度成為波傑克的新标籤,《一代驕馬》亦是如此。
而在莎拉琳恩死後,波傑克自我放逐了一年,整部劇才往毀滅到重新建構的方向鋪陳。他嘗試戒酒、戒毒,與吉娜和霍莉荷克建立良好的關係。在《菲爾伯特》演出期間,波傑克的想法亦從「這不是真正的我」過渡到「我究竟是誰」的反思上。于此同時,這部劇也開始有意識地建立波傑克的家庭背景和生命經驗,着重描寫其母馬男碧翠絲的形象,而非以往的批判跟怨怼。
在整部劇即将進入尾聲時,莎拉琳恩的事件再次出現,成為改過自新的波傑克堕入萬丈深淵的原因。我一開始也對這樣悲慘的安排很不滿意,但經過思考後我認為,這部劇的製作組無比溫柔、且無比正确地對待波傑克這個角色——他們大可在波傑克轉好後戛然而止,給他一個無可挑剔的大團圓結局。事實上諸多影星亦是如此,被觀衆輕易原宥醜聞之後持續賺錢。但製作組更願意相信一個善有善報、願意償還過錯才能重新開始的世界。他們不願意波傑克承受的痛苦還有一切破壞的行為,都在大團圓之後成為人生的調味料,他們尊重所有悲劇的重量,所以隻有波傑克為莎拉琳恩負起責任時,他才能迎來真正的新生。
故在最後一集時,花生醬先生接波傑克出獄、PC與他共舞、陶德說了一些寬慰他的話語,跟黛安相對無言地看一整片破碎的星空。這些他本應永遠失去的關係,又重新回到他的身邊,像是被利斧斫斷的樹木又重新冒出了微小的枝桠。一切都正要開始,波傑克通過這六季終于得到了自己。這對波傑克而言,也算得上是最好的禮物了。
3.
補充:
倒數第二集的瀕死幻象,除了有總結過往的意思外,波傑克的父親亦以驕馬的型态出現——除了暗示父親在成長過程中的缺席,驕馬跟波傑克亦有傳承關係。他們同樣在年輕時獲得巨大成功,被醜聞碾碎後在水裡迎接死亡。這讓我想到米蘭 · 昆德拉對死于水的诠釋:
「死亡行為有其自身的語意學,去了解一個人的死法以及為了何種人而死,并不是沒有意義的。
……我們無法想像奧菲莉亞在火焰裡,她隻能在水裡結束她的生命,因為水的深度和人類靈魂的深度相容;對于那些迷失在自我之中,迷失在愛情之中,迷失在感覺之中,迷失在錯亂之中,迷失在鏡子之中,迷失在苦惱之中的人來說,水是終結的元素。」
恰好符合波傑克的死亡。他在和Dr. Champion 的談話中提到他的馬身是他父母的延續,是父母悲劇的重現,他的身體就是一座巨大的牢籠。波傑克是徹底迷失在自我之中的人。
對于結局的解讀,我更願意把它當成是波傑克一度休克,又奇蹟似地生還,這樣也更符合重獲新生的定義。最後謝謝這部劇陪伴我這麽久的時光,為了一部作品寫了這麽長篇的分析,這還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