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電影,Laurie與Amy和Jo的感情線引動了我的很多思考,電影結束後我仍在想,為什麼作家會這樣安排。雖然我認為這是合理的發展,最好的發展,同時也是有所鋪墊的發展,年幼Amy與Laurie在馬車的那場戲一定會起到某種作用,不然它不會出現。

Teddy 或者Laurie重新回到Jo的世界時,沒有如觀衆會期待的那樣,作為一個衷心不改的愛人,在兩人的分别中印證着愛的深沉,使得這份感情顯得珍貴、戲劇性而“必然”,仿佛是對雙方來說唯一正确的結合。

Laurie選擇了Amy,這使得他前期對Jo的愛顯得像種青春萌動。他對此作了解釋,他希望成為March家的一員。我想這是他最初對Jo的愛的發心,向往一個神秘的因而經過美化的純然的女性世界。

Laurie的這種觀念與Jo在紐約聚會時反駁過的觀點相似。“婦女們應該有投票權并不因為她們相對男人是善的,并不因為她們是天使,男人的投票權就不需要這種理由,婦女應該投票是因為她們是人,她們和男人一樣有公民權。”

這種将好的品質歸于女性,将她們夢幻化、神聖化、唯美化并不出于對女人的平視,它們同樣是一重枷鎖。Jo敏銳地發現了這一點,沒有沉溺于對女人的這種贊美。實際上,在Laurie透過窗子推想對面鄰居女孩兒們每天都在做什麼的時候,他當時不可能知道,這間房子裡也有妹妹因為被留下學習而燒掉姐姐書稿的事。純粹女人的家并不是幽暗唯美的fairyland。女人如Amy這樣,她明确自己的欲望,忠于自己的要求,也是女人,而且沒什麼好責怪的。實際上,Amy更适合Laurie,最後幾個片段她穿着華服,首飾唯美,她适合浪漫化、充滿激情的生活。她在結婚後才問Jo,是否介意自己與姐姐這位曾經的戀人在一起。乍一看似乎很僞善,畢竟姐姐介意她也不可能離婚(那年代還做不到),但這恰恰說明Amy就是這樣的人,她追求自己想要的,并且毫不為此感到抱歉。

贊美Jo的明智,她認為女人隻能以其本來面目被接受,否則就是不被接受;贊美Amy的堅定,毫不在意他人看法地追求自己所求; 贊美Beth對姐妹的愛,她的愛超越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