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拍成系列都是經典優秀作品,國外有《007》系列,近年的有《速度與激情》系列。國内的《囧》系列。《唐人街》系列,《戰狼》系列,最近就是這部《誤殺》系列。

如果找出不同《誤殺1》的導演是馬來西亞的柯汶利,是翻拍的印度電影。《誤殺2》的導演是中戲20004畢業的戴墨。誤殺2的編劇是李鵬,劉吾驷,楊梅媛。

電影的編劇,我覺得還是存在需要仔細的打磨。電影裡邊不斷反轉的劇情,雖然增加了戲劇沖突,但有一些生硬,加的一些線索也顯得多餘,比如說為妻襲醫那條線索。《誤殺1》是一部較好的作品,叙事的過程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沒有絲毫的停頓。反觀《誤殺2》,你的大腦????需要不斷地去反轉,反轉,當第一個反轉還覺得很驚訝的時候,這樣不斷的反轉,就讓人會有一種疲勞感,散場之後,你會覺得編劇在拿觀衆當傻子調戲的感覺。另外,編劇是不是都是小時候看過柯南看多了。當散場的時候,在片尾加入了一個彩蛋,劇終散場的時候,周邊的人都快走光了,估計很多人沒有注意到這個片段,銀幕上播放片中林日朗向朋友借錢的鏡頭,任達華從鏡頭走過來祝賀林日朗劇情寫的好,表演的好,劇組殺青。這原來是劇中劇,驚訝的我,差點驚吓掉下巴。編劇是為了多加一些戲,就能夠得到更多的報酬嗎?古時候畫蛇添足那個人,如今還活在今天!

人物設置中。主角肖央的林日朗角色表現的充分,戲份也足,父子情深把觀衆帶進了情感世界表現不錯。任達華沒有表現出與人質談判和自己與警察方一些黑惡勢力鬥争,人物特點不明顯,感覺隻是在綁匪和警察黑暗勢力中的一個平衡點。本來感覺女記者會有更多的戲,但是女記者前面表現的用力過猛,後面突然消失不見,感覺讓人匪夷所思。

電影的鏡頭中運用了衆多人更多45度角期盼,同情的眼神,這樣一緻目光感覺表現形式渲染得有些過分。

電影中的台詞部分,能感覺到是在精細的設置,林芝朗的台詞總是給人這哪是綁匪,明明就是一位哲人的人生感受,這與劇中的人物是編劇身份還不太唐突。但劇的醫院的院長和圍觀的老人說的一些話,就給人感覺,劇中每個人都是懂得人生的哲學家。所以我倒是建議今後的電影中的台詞,能夠根據人物的身份,性格,能夠在口語化,短語化的同時,提煉出精華,簡單說就是劇中角色說出的話,要像人話。

回到題目,《戰狼1》是不被人大衆所認知,到《戰狼2》走向巅峰,低開高走。反而《誤殺1》。由于大家的熱捧,作為一個優秀的 IP,雖然與第一部雖然沒有任何的關聯。拍出了這一部,但是口碑有所下滑。

總之,作為一部國内的商業片,茶餘飯後,消遣娛樂,這部電影還是值得一看的。作為國産電影,支持是一定的,我們的文化背景是我們的根基。好萊塢大片主角已經不和地球????人玩了,都已經和天外來物争鬥了,和動畫裡的合成人物鬥争了。中國的價值觀和我們的文化,我們更容易能理解和接受。這就需要怎麼講好故事。所以觀衆挑剔也是我們欣賞水平的提高,對于電影工作者的要求提高。就像一個窮漢子的口味改變,以前是窮漢子解饞不是辣就是鹹。如今窮漢子也開始講究滋味兒了。中國電影人,繼續加倍努力工作,講好故事。中國的電影産業和電影市場才能夠蓬勃發展。至于文化影響力,文化輸出,那就是拍好電影,講好故事以後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