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分,期待已久、預期過高,夜裡十二點看完還是睡不着,的确有很多的相似作品在我腦子裡來回浮現,同樣是撤僑每個國家都有自己不同的拍攝選擇角度,同樣是非洲大陸每個國家也有不同視角選擇,我不能妄議好壞,韓國類似涉及南北問題的電影在綜合了各種不同類型元素後,達到了流水線的模式但是質量也确實非常高,從《生死諜變》到現在的《摩加迪沙》,伴随韓國電影産業20多年成長的就是這個隻有韓國才有的獨特類型-朝韓問題,我也依然非常期待這個類型可以在下個十年裡依然進步,很好奇下個3.0時代會是怎麼樣。

回到本片來說,最大的優點是克制,雖然結尾的煽情來的突兀和太過公式化,但是全篇在情感上非常克制和理性,不能确定電影前半段的警察暴力驅趕示威者是不是對光州運動和1987年六月民主抗争的重現,至少我能看到導演對每一個被暴力對待的人都給予了大量人道主義的關懷,能看出來無論立場、政見還是信仰不同的各方,他們的生命都值得善待,相比之前《出租車司機》《1987》更多的是對走上街頭的抗争的所謂民主人士的歌頌,本片導演的角度選擇不同,全篇沒有一個真正的反派,哪怕《特工》裡都有明确的反派和鬥争對象,弱化了對立面,讓我能感覺導演是真的向往和平,哪怕結尾叛軍被撞到地上我都以為會開車碾過去,然而并沒有,可以說這是一部有愛沒有恨的電影。另一方面能看出來導演是想對《出租車司機》《1987》中所涉及運動進行反思的。我特别喜歡靠近結尾車隊遇襲子彈調度很有設計感。

缺點也很多,首先類型不滿足,驚悚元素除了朝鮮使館脫逃一場戲稍微有點,包括結尾高潮的逃離部分都太平,帶來的傷害就是沒有危機感,難以調動觀衆的情緒,劇情其實也很簡單尤其是真正脫逃部分,我以為會是一波三折,礙于片長找到意大利使館最大的危機就已經解決了,意大利大使說兩句對方投誠了就結束了,難道西方媒體不會針對這個大做文章嘛,也就不提了直接過去了,其次結尾巨大煽情點無聲的告别,前面朝韓外交人員的情意逐步加深的劇情鋪墊還是太少太單薄,這是很大的問題,有些觀衆可能會覺得沒什麼感覺,你換成中美兩國外交官也能說的過去,人物基本沒有什麼成長。如果沒有看過《特工》等優秀的電影,我也一定會覺得這部電影結尾煽情設計很好,但是仔細一想我還是覺得特工結尾李星民和黃政民互相展示對方信物那種感情更加動人,雖然這裡假裝不認識也的确是創新,可是帶來的回想還是不如《特工》。其他一些五毛錢特效不是主要的不足,令人生氣的事,可能是韓國電影工業現在已經足夠強大,哪怕這部電影已經足夠優秀,還是給人一種流水線公式的既視感。

文在寅總統落幕的時間原來越近,如果下一任總統來自在野黨,韓國的環境開始順應世界潮流開始右轉,不知道下個五年韓國電影會不會想樸槿惠時代一樣再來一個黑名單,期待朝韓南北主題的有進一步的發展,看過《白頭山》一度覺得這個類型已經到頭了,《特工》和《摩加迪沙》給了我驚喜,想想夾在大國之間的朝鮮民族一直都在盼統一,幻想統一有核強大的國家可以擺脫大國的牽制和盤剝,然而就是這種不完整給了韓國藝術創作帶來了大量素材,最後願世界和平,願疫情早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