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色的全劇終是除卻片尾曲的最後畫面,給昂鶴的故事畫上了最終的句點。有來世嗎?一定吧,似乎發生在古代架空的背景下,一切亂力鬼神的奇迹都能得以發生,正如此故事從頭到尾所娓娓道來的厚重的宿命感,令觀衆都無法偏心給他們一個美好團圓的結局。多希望20分鐘左右時的大婚和重遊皇子府是最後的歸宿,但是他們必須迎來命運最後的宣判。即便大婚,子昂的重疾的咳血無法與大紅的床褥相融,即便故地重遊,再撫琴、複舞劍,殊鶴纖細靈秀的手指不再,子昂矯健的身姿踉踉跄跄,不過是紫陌紅塵,浮華大夢一場。
于我而言,最虐不是最後殊鶴飲毒酒而死、子昂悲痛欲絕吐血而亡,而是死亡前,子昂認為毒酒不過假死藥的期待,他對殊鶴悄聲說,等會見。等會見,你假死,我卸任,從此阡陌之間,粗茶淡飯,飲樂山水。一個長在南徽國,身上流淌北冀國王室的赤影衛刺客,怎麼會懂殊鶴身為亡國之君,在敵國朝堂,跪聽賜死宣判的感受呢?南徽國的國君,怎會因背叛北冀國而被宣判死刑呢?我很明白殊鶴最後選擇真的自殺的報複心理,報複你亡了我的國,殺了我的父兄,屠戮我的人民,報複我自己,報複我最後仍然愛你,不忍看你風燭殘年,死在我前面。他們一個精神已死,一個肉體将隕,中間的隔閡是一道永遠越不過去的天塹,唯有雙死,才可止休一世孽緣。愛情的因不可抵擋山河破碎的果,就讓我們的發絲纏繞,魂魄糾纏,來世再續良緣。
古耽的故事線也好,感情線也罷,總是以“虐”為引,好像在生産力不發達、山高路遠的時代,人人都被小小的一方天地困住,被與生俱來的身份認同、不可逾越的階級鴻溝束縛終身。劇中有一句發問,倘若再來一次,結局會有不同嗎?不會的,他們在任何一個命運的十字路口都做出了最好的選擇。故事的開頭,北國的刺客為了刺殺南國的太子,才接近他的弟弟,南國的小皇子,幼時經曆過的一次相救才讓二人有了相知相愛的可能。故事的中段,心懷複興的太子弑父謀逆,殊鶴本應死在那個雪夜,難道子昂不救他嗎?可是救了他的結局呢?沒有治國才能的小皇子無法托起大廈将傾的南國,不被北國吞并,也會被民衆推翻;不該繼承大統的北國刺客無法與愛人再見,早就被種下刺客組織的劇毒,恐怕時日無多,隻好鋪就一條充滿血腥厮殺的皇位與統一的路。故事的結尾,雄主與亡國之君,隻願江山換美人,卻踩着美人的脊梁。此題無解,此愛無絕。宿命當前,誰能越之?
閨房之樂,不過取發帶以遮望眼,掩羞憤,雙唇相覆,輕扶雙肩。山河之痛,不過國破家亡,北國飄雪,雪蓋新徑,不聞南國茶香。愛之甚,不過身不由己,仍要逆之,哪怕僅此一天相守,不悔。
紫陌紅塵,我可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将你釋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