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小學的時候還不到千禧年,如今時代變了,孩子們考試都拿不到“雙百”了。可是節奏再快,關于教育的核心矛盾還是老生常談,沒怎麼變。

一部劇,不同的人物背景、不同的性格、事件和家庭,自然每個人都戳中了不同觀衆的心。戳中我的那個,竟然是夏歡歡。

昨天正巧看到夏歡歡和米桃關系徹底崩壞的幾集,彈幕和評論裡,各種指責或洗白的評論爆炸開來。可我卻意外地理解着歡歡,和她共情,這大概和我自己的經曆有關。

歡歡錯了。但她真的是在校園暴力、霸淩同學嗎?

這個問題涉及到對概念的“分寸”和“程度”理解,很多人争執不下,很有趣,那就湊個熱鬧說說我的想法!

歡歡當然有錯,但這并沒夠上我所理解的校園暴力和霸淩。

歡歡感覺被米桃搶走了自己應有的關注和肯定,嫉妒,從而讨厭米桃。自己不理她,還教唆别的小朋友孤立米桃。這是一種冷暴力,讓無辜的米桃受到了傷害,這是歡歡的錯無疑。但這是否真的是我們所謂的“校園暴力”,甚至霸淩?恐怕很多網友的評論過于激進。

這些“錯誤的暴力”在我們的生活中屢見不鮮,與其用暴力一詞,我倒認為它的程度更偏向于“别扭”和“激烈的關系矛盾”。

我們每個人都遭遇過 朋友關系中、親人關系中、愛人關系中類似程度的矛盾,也都施與過别人這樣的矛盾。說它正常,完全沒錯。個性化的時代,人與人群居過程中的矛盾永遠不可避免,關鍵是我們如何看待它、解決它。多并不代表對,但如果把這個劃入校園暴力、校園霸淩,也過于偏激。

就像兩口子激烈争吵再冷戰,這是暴力,雙方也有錯,也是發生在家庭中的暴力,但卻不能因此就判定這是“家暴”。不同的矛盾程度,應該有不同的判斷。

制作方也并未給這個事件明确扣上“校園暴力”和“霸淩”的帽子,之所以官媒會用到類似詞眼,多是宣傳上的考慮。“米桃反抗校園霸淩”的标題,畢竟聽起來比“米桃直面和同學間的矛盾”更吸引人。

我理解了夏歡歡

南俪逼迫歡歡去給米桃當面道歉,米桃向歡歡示好,歡歡卻哭着說完道歉的話跑了出去。看到這裡時,彈幕都在責罵歡歡,甚至有人說“這種嬌生慣養的公主打一頓就好了”。然而我卻哭了出來,隻因為我理解歡歡。

歡歡的傷心,并非是因為真的恨米桃,而是她的父母老師以“為她好”為名義,對她的不尊重。她為了獲得關注和認可選擇了錯誤的方式,歡歡自己也知道這是錯的。但媽媽絲毫不關心她的苦衷,而是逼迫她按照自己的方法來解決事情,将自己的觀念硬塞給女兒,這才是讓歡歡最傷心的地方。

往往家長認為自己更加成熟,總愛對孩子的情況進行武斷,但實際上,自己卻沒有足夠地了解和真正的關心。如果孩子有了嫉妒心,辦了錯事,家長能讓孩子自己學會處理、調節人際關系,就算管教,也能把理解孩子放在和“糾正錯誤”同樣的優先級上,那麼結果一定會好得多。我相信編劇設計了這樣的劇情,本意就是在探讨這件事情。

有時候,孩子并非不知對錯、沒有好惡,但怕就怕家長總用自己希望的節奏來規定孩子的節奏,這是對孩子的完全不信任。當然,所有家長也是第一次做父母,這樣家庭内部矛盾需要每個人自己去思考去解決,同樣,這也并不足以上升到“家暴”層面。

即使歡歡因為這件事,失去了米桃這個朋友,雖然有錯、雖然遺憾,但這就是人生,我們隻能向前看。許多網友對劇情的評論,讓我感覺他們就和偏執的南俪一樣,隻不過他們堅持的是另一種強迫罷了。

每對關系,都是在每個人不停的學習、成長中改變,或許越變越好,也或許就此分崩離析。不管結局關系的如何,我們總歸學到了些什麼。如果不能剜掉心中的惡,那就不要忘了還有善。每個人都有錯,有要改,但也都值得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