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看到一個關于配音熱搜,然後豆瓣小組裡就有人開始濤季冠霖亂接本子,千篇一律的聲線,沒有調整和調度。

确實,我雖然不怎麼看國産劇,準确來說,是不愛看電視劇,但是抖音偶爾刷到的電視劇片段,也都是那幾個配音,季冠霖,阿傑,喬詩語,邊江……

還好我不玩遊戲,不然就都給我環繞完了。

甚至還有一種現象,各個配音工作室的蘿蔔們也開始模仿這幾位的配音了。我之前在b站的綜藝節目《我是特優聲》就發現過,有的蘿蔔,在配原版作品時候,可以做到90%的相似度,情感和氣泡音低音的拿捏,都是那個樣子,或許在那個配音節目中是可以拿高分吧。看到有人評論說也有為電視劇作品配音的時候,你還要模仿,我就真的覺得搞不懂了。每個人都有自己有特色的聲音啊。

之前和同桌看《永遠的第一名》的時候,我覺得書逸聲音好聽,所以我問,“這是誰配音的?”我同桌很不滿說:“你以為國産劇嗎?人家是原聲,就是好聽,他都不會說台灣腔,導演找人一遍遍教的台灣腔說台詞的。隻有國産劇,配音一大堆,用的原聲都能吹,用原聲本來就是演員最基本的好嗎?”

雖然我同桌是書逸粉要維護的心理,但是一番言論,給我說得一愣一愣的。

我知道要一個人多種聲線,确實比較難,少數人可以切換自如,變換那麼多聲線,但是調整這一塊,我作為普通觀衆,我确實不太懂這個。我隻能說最主觀的,我最近看的确實聲線不搭,跳戲嚴重,可以說是适配度不行造成的。

這時候有人要用是說制片方要求的,配音演員換來換去也就那麼幾個人吧,好像配音真的是趕鴨子上架,自己被逼無奈一樣。

我還是覺得演員多花點心思在台詞上,聲台行表,并不是斷裂開的表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