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讀過日本作家黑柳徹子的《窗邊的小豆豆》,讀完後大為震撼:原來還有這樣的學校,原來還有這樣的校長,原來還有這樣一個完全釋放孩子天性的地方。

書籍講述的是黑柳徹子的童年經曆,也是守護神小林校長、耐心的老師和家長、一群天使小豆豆們,共同譜寫的一個關于生命和教育的童話故事。

觀看電影版《窗邊的小豆豆》,我重新感受了一遍當時的心情,和小豆豆一起經曆了自由、純真、溫暖的巴學園生活。

...

小豆豆是個自由的孩子,對萬事萬物充滿好奇,想到什麼就去做什麼,這樣的她無意中多次破壞課堂秩序,被原來的學校勸退了。

如果沒有進入巴學園,沒有遇到小林校長,小豆豆肯定會被貼上“壞孩子”的标簽,被所謂的規則束縛着,時時處處都是無所适從,在不知所措中長成一個标準的大人,一個小心翼翼的、看别人眼色行事的大人。

媽媽帶着小豆豆去新學校面試的路上,還在擔心這件事情,而小豆豆則和媽媽熱烈地讨論着将來要當售票員還是當間諜。

...

新學校巴學園的校門是兩棵大樹,教室是六輛電車,小豆豆第一眼就喜歡上了巴學園。

為了在巴學園的電車教室上課,小豆豆說服小林校長,讓自己成為了巴學園的學生。

小豆豆是如此的喜歡聊天,而小林校長是如此的善于傾聽。

小豆豆把自己能想到的話全部說完之後,有點難過地問校長:“為什麼大家都叫我怪孩子呢?我明明是叫小豆豆啊。”

小林校長站起來蹲在小豆豆面前,撫摸着她的頭說,“你其實呢,是個好孩子哦。”

在随後的巴學園生活中,小豆豆聽到小林校長無數次那樣誇她,“你是個好孩子”,是小林校長的肯定,讓小豆豆成長為了一個充滿能量、天性自由、頗具個性的大人。

...

電影中,第一天上學的小豆豆,在電車中經曆了奇妙的旅程,電車載着她上天入地、去到了世界上所有的角落。

這是小豆豆的想象,也是電車教室的真實作用。

電車是教室,也是知識殿堂,是遊樂園,是潛水艇,是宇宙飛船,小豆豆在電車中汲取了無數的知識,跟着寬厚、開明、有創意的老師們探索了無數世界。

孩子們每天早上都從自己最喜歡的科目開始學習,中午大家一起在食堂吃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下午老師會帶着孩子們去附近的田野散步,小豆豆和同學們對學習充滿了興趣,放學後也不想離開學校。

大家想看新的電車如何來到學校,小林校長知道後,讓孩子們回家拿睡衣和毯子,在半睡半醒的等待中,小豆豆和同學們看到了電車以何種方式在淩晨來到巴學園,并且變成了一座圖書館。

小林校長還專門為患了侏儒症的高橋君設計了運動會的比賽項目,讓他每一年都能在比賽中奪冠。

媽媽和小林校長,一直都很尊重小豆豆的意願,沒有從大人的角度逼迫、說教,而是讓小豆豆順着自己的意願成長,她的天性和才能被保護的很好。

...

無論書籍還是電影,我最喜歡小豆豆找錢包的情節。

小豆豆心愛的錢包掉進了便池,她從校工那裡扛了灑水用的長把舀子,找到廁所的掏口,一點一點舀出糞便,想要找到錢包。

上課鈴聲響了,小豆豆依然在找錢包。

小林校長走過來,問:“你在幹什麼呢?”

小豆豆邊舀邊回答:“我的錢包掉進便池裡了。”

小林校長說了一句“這樣啊”,就轉身離開了。

午餐時間到了,小豆豆依然在滿頭大汗找錢包。

小林校長出現在窗口,問:“找到了嗎?”

小豆豆回答說“沒有”。

小林校長說道:“弄完以後,要把這些全都放回去啊。”

說完,他又像剛才那樣走開了。

放學的時候,小豆豆還是沒有找到錢包,她按照小林校長的要求,把廁所掏口及附近的地面打掃的幹幹淨淨。

她對小林校長說:錢包沒有找到,但是沒關系,因為我努力找過了。

小豆豆在找錢包的過程中解決了痛失錢包的情緒問題,學會了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自始至終,小林校長沒有驚詫,沒有責怪,沒有評價。

我喜歡甚至崇拜小林校長的這種不作為。

...

除了小豆豆,電影中我最喜歡的孩子是泰明。

可愛西瓜頭發型的泰明,患了小兒麻痹症,走路很慢,不好意思和大家一起去散步,一個人躲在電車教室看書,雖然這些書他都已經看過了。

在小豆豆的幫助下,泰明爬上了樹,勇敢地去遊泳池玩耍,一起參加兩人三足,比賽掰手腕。

泰明逐漸克服了疾病帶來的自卑。

兩人的相處一直很融洽和諧,饑餓的時候唱歌,在雨中嬉戲玩耍,臨别時送給小豆豆《湯姆叔叔的小屋》。

電影中,大家和泰明告别的場景美麗又憂傷,小豆豆悄悄地和泰明道别:

也許,等我們長大以後,有一天會在什麼地方碰到。那時候,要是你的小兒麻痹症治好了,該有多好啊!

...

關于教育,小林校長經常挂在嘴邊的話是:

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世的時候,都具有優良的品質。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環境的影響,也有來自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早早地發現這些優良的品質,并讓它們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

巴學園的經曆成了孩子們最寶貴的人生财富,孩子們像樹木一樣,自由自在地成長,長出了豐盈茂盛的靈魂。而巴學園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

巴學園畢業的孩子果然都很厲害,“怪孩子”小豆豆成為了日本著名的作家和電視台主持人,還被任命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其他同學也都在各自的領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績,都成為了最好的自己。

1945年,巴學園在戰争中被燒毀,小林校長看着燃燒的巴學園,對身邊的兒子說,“下次建個什麼樣的學校呢。”

小林校長終身踐行着自己的教育理念,他對學生愛和對教育的熱情,比吞噬學校的烈焰更加熾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