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于QAF中文站

看到以農場小鎮為背景的電影《大象男孩》,總會很容易想起另外兩部同類型題材的電影《上帝之國》與《斷背山》。電影整體的格調與《上帝之國》很相似,優美的農場自然風光、清新舒緩的畫面風格與情感表達,仿佛在這樣的美景之下愛情就該如此簡單動人。而電影的背景設定則和《斷背山》更為相似,即主人公所身處的小鎮是恐同歧視的重災區,這一社會背景其實也是波蘭近段時間社會恐同情緒高漲的真實寫照,甚至在電影中的新聞播報中也有所提及。在這樣的環境下如何發掘出内心的自我,又如何以同志身份生活,便是這部電影所探讨的内容。

...

被迫離鄉後的重回故裡

在談論本片的主人公巴特克之前,我想先聊一下片中的另一位主角——達維徳。從電影中巴特克與他母親和與達維徳的談話中可以一窺達維徳在這個小鎮的過去,也能找到小鎮居民對他的看法。

達維徳原本和父母一起生活在這個小鎮上,10歲那年他的母親因為為了救他而不幸溺水身亡,而他的父親當時在岸邊醉得不省人事根本沒有發覺。他的父親從此變成酒鬼,不時将母親的死責備到他身上。而後來他的父親發現了他的同性戀傾向,于是試圖讓他“改正”過來,直到有一天他離開了這片土地。

...

雖然電影沒有講到那段時間裡他發生了什麼,但在這樣的環境下他之所以離鄉一定情非本願而是不得已為之。在之後的十五年裡他從沒有回來過,小鎮裡的流言卻也從未消停,小鎮上的許多人說是他離開了自己的父親,而讓自己的父親孤獨終老,但沒有人曾想過當初是誰抛棄了這個孩子,讓他在年少時不得不流落街頭。

本是父親酗酒不負責任,在兒子的特殊身份下,那個不負責任的名頭卻落到了他自己身上。這樣的故裡顯然不值得留戀,而達維徳此次重回故裡也需要很大的勇氣,因為他在處理家事的同時還要憑一己之力抵擋身邊的流言與議論。

...

從留下來到走出去

本片的主人公巴特克在小鎮的生活可謂是發生了極大的轉變。在遇見達維徳之前,他本想留在這個小鎮上靠自己的農場為生,并在母親表達想把農場賣掉的想法時極力反對。這樣的想法一直存在于他的腦海裡,甚至是和達維徳相處時也曾提出讓他和自己一起留在小鎮上經營農場。然而當巴特克第一次親身感受到整個小鎮對達維徳的不友好情緒和嚴重的恐同歧視時,他開始逐漸明白這個小鎮也将不再有他的容身之地,離開這裡走出去是他唯一可行的選擇。

...

此外,還有一個因素影響着巴特克的選擇,那就是家庭責任感。從一開始巴特克就肩負着照顧整個家庭的重任,既要關照逐漸老去的母親,又要每天幹農場裡的活,還要去酒吧打工掙錢,他很少有時間去關心自己。而達維徳的出現改變了巴特克的生活,在日常的相處過程中達維徳逐漸成為巴特克情感的宣洩口,讓巴特克第一次體會到有人可以依靠的感覺。

巴特克是一個情緒非常内斂的人,在平時也很少露出笑容,而他卻在和達維徳相處之後難得地笑了,可見達維徳給他日複一日的平淡生活中帶來了一絲慰藉與快樂,這樣的情感也最終支持着巴特克追随達維徳的腳步走出了這個小鎮。

...

最後,回到電影的片名“大象”,其實我最初看完這部電影很好奇導演為什麼會将電影中僅提到過幾次的一個意象作為這部電影的名字,也就此問題詢問了本片的導演Kamil Krawczycki并得到了導演的積極回複。導演表示:

我使用‘大象’這個意象來比喻與衆不同的人/物。電影中的那位女士想要全力支持巴特克,但她又沒有勇氣說出‘同性戀’這個詞,于是她選擇了這種看似奇怪而滑稽的表述:‘對于我而言,你甚至可以是一頭大象’。而這句話意味着無論巴特克的身份如何她都會愛着他,‘大象‘在此情景下意味着接納。之後她發現她自己身邊正好有一隻瓷大象,于是把它送給了他,因為它是幸運的象征。在影片最後,巴特克在收拾東西準備離開時再次發現了這隻瓷大象,這讓他覺得自己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進。

...

所以,“大象”不僅是巴特克與達維徳的縮影,也反映出恐同社會環境對人的影響。雖然他們因為自己的身份受到歧視,但他們默默承受着這一切,勇敢地愛着彼此,并堅強地生活下去,就像達維徳在歌中唱到的那樣:

我想整夜跳舞和你一起我不會讓你離開一步也不會我癡癡地等你以便你擁我入懷而現在你明白了一切我想整夜跳舞和你一起讓他們盯着我們他們又能如何現在所有人都知道你也深愛我就讓我們惹惱他們然後整夜跳舞因為人生多麼短暫

...